财新传媒
2010年12月15日 09:52

波士顿的科学之魂

波士顿的科学之魂

波士顿交响音乐厅外景

建筑宛若一面镜子,无时无刻不映射着社会晴雨。而其中最复杂的建筑类型——剧场,则成为了社会以至于时代的缩影。

剧场设计的发展由来已久,并覆盖了一战、二战等各个时期,至今才逐步稳定健全。而其中的声学设计更曾举步维艰,历经百年积淀,却只如混沌开世,初显端倪。

早期的剧院设计受限于乐队、场地的规模,将大量的精力投注于剧院的结构,也并没有专业的声学设计。建筑设计师们更将声音想像成一条条...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5日 05:22

[漫画征文作品]ziper-《流体力学非典型手册》

[漫画征文作品]ziper-《流体力学非典型手册》

作者:ziper

湍流(一)

湍流(二)

CFD

大气压的那些事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4日 16:27

美海军试射电磁炮,射程超200公里,速度7.5马赫

美海军试射电磁炮,射程超200公里,速度7.5马赫

美国海军打破了自己创造的电磁炮记录,电磁炮可以在不使用炸药的情况下将炮弹以超高速打出几百公里(《变形金刚2》里击中大力神的好像就是舰载电磁炮吧)。

此次发射能量为3300万焦耳(33兆焦),1兆焦能量就相当于1吨的车辆以160公里时速运动,33兆焦就等于能让33辆1吨重的车辆以160公里时速运动。根据美国海军研究所的说法,这表明海军至少能将炮弹打出200公里远,保证军方人员与目标保持在安全距离外。

电磁轨道炮不使用炸药来...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4日 14:26

生态破坏,蜱虫受益

生态破坏,蜱虫受益

俗话说“好人不长命”,其实在生物界也是一样。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过程当中,最先死掉的总是那些善良、和平、不传染疾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而笑到最后的总是各类传染病的始作俑者及其帮凶。

这个结论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近期公布的:森林、田野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灭绝,会导致病原体——致病微生物——增加。

左图是斑驴,非洲南部的一种斑马亚种,1883年灭绝。

蜱虫在物种灭绝中兴旺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大片森林变...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4日 14:05

12月14日,一起去看:双子座流星雨

12月14日,一起去看:双子座流星雨

国际流星组织(IMO)公布的消息,双子座流星雨将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约19点时达到极大——预计每小时天顶流星数(ZHR)可以达到120颗!这 是今年年末最为壮观的一场流星雨了,非常适合入门级爱好者观测。对今年狮子座流星雨感到失望的朋友请一定不要错过这场盛典哦。

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北河二(双子座alpha)附近,也就是双胞胎中右边那位的脑袋旁边。找不到双子座也没关系,能找到冬季天空中最好认的猎户座吧,顺着猎户左...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4日 13:43

《赵氏孤儿》生物考

《赵氏孤儿》生物考

《赵氏孤儿》的上映拉开了今年贺岁档大片争夺战的序幕,而作为一个研究生物的电影爱好者,在影院里进行生物鉴定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赵氏孤儿》虽然只是一部自然景观戏份不多的历史戏,其中仍然出现了几处生物学亮点,让我感觉自己的电影票钱没有白花。

作为一种生物,整部戏里戏份最多的除了人怕就是小麦了。赏过本片的看官可能有点儿纳闷,片里的确并没有出现过麦浪滚滚的场景,但是那无处不在的面,却让人看到了银幕之外的...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4日 11:13

最后的疯狂

最后的疯狂

饱受了一个夏天的蚊虫滋扰,原本指望秋风能像扫落叶一样,把万恶的蚊子赶尽杀绝。可惜事与愿违,就在这“天下无蚊”的“黎明之前”,却迎来了蚊子的疯狂反扑。

29℃左右是蚊子们最中意的温度。毫无疑问,夏天的蚊子最兴奋。但经验告诉我们,却是10月底的蚊子最恼人。这个季节夜晚气温较低,而暖洋洋的室内,就是最舒服的所在。在体温和二氧化碳的吸引下,雌蚊子们扯着母爱的大旗,肆无忌惮地把我们的呼噜撕成碎片,用嗡嗡的婚礼进...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4日 06:10

当DNA还叫转化因子时

当DNA还叫转化因子时

如果让我把人类与DNA之间截至目前的互动归纳起来,我会总结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现;第二阶段,探索;第三阶段,使用。还有没有第四个阶段?我目前还不能预见。

前一段世人瞩目的合成生命,无疑是第三阶段的一个高峰。

上次我们共同回顾了瑞士小医生发现DNA的故事,这次,或许让我们把时间之轮向前推进三十年,去看看人类是怎样开始深入探索DNA的奥秘的。

十九世纪中叶,整个生物学界的热点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进化论。

...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4日 05:17

[漫画征文作品]肖晨-《越减越肥》

[漫画征文作品]肖晨-《越减越肥》

作者:肖晨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3日 14:46

服务器搬迁尘埃落定,松鼠会搬入新家

服务器搬迁尘埃落定,松鼠会搬入新家

两周前,松鼠会服务器硬件升级,同时迁移至新的机房。本期待能为大家带来更为流畅的浏览速度,然而,在这之后网站却出现了频繁的瘫痪。技术人员加班排查,发现问题的源头在于新机房配置不当。由此为读者带来的诸多不便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为了能最为稳妥的解决网站瘫痪问题,技术部决定采取工作量相对最大的解决方案:将网站搬迁至新的服务器。

之后技术人员备份了网站的所有数据,包括大家两年多来积累的评论,这部分内容同样容...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3日 13:38

[Dr.YOU第74期]高处缘何不胜软

[Dr.YOU第74期]高处缘何不胜软

站在摩天大楼顶部垂直向下看,绝大部分人都会忍不住暗暗心惊,手脚发软。那么,Dr.Who的问题就来了:人在高处为什么脚会发软?为了保护自己身体有一定反应时正常的,但是为什么反映为脚软,脚软不是更容易掉下去吗?

更多小纸条,请看松下问答panasonic同学的帖子:http://songshuhui.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6377

本期问题的来信截止期为12月26日晚12点。让我们期待新的Dr.You~~

新来的同学,请继续阅读什么是Dr.YOU。查...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3日 12:46

古台初影-20世纪之前的北京古观象台版画影像

古台初影-20世纪之前的北京古观象台版画影像

一般而言,对历史事物的印象需要依赖文字或影像来映照。历史学家通常认为,文字述史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而影像往往在述史这一事件上作用甚微。例如,有着近六百年历史的北京古观象台,不缺少数百年延续下来正史小传的文字描述,却鲜见活灵生现的影像纪录。本文试图从“版画”这一角度为您还原一个20世纪之前“鲜为人知”的北京古观象台早期影像纪录。

有证可考的观象台最初图像纪录是从版画开始的,这或许是历史的必然选...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3日 12:14

[漫画征文作品]孔雀蓝- 《黑箱寻猫记》

[漫画征文作品]孔雀蓝- 《黑箱寻猫记》

作者:孔雀蓝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3日 05:30

是“全球变冷”还是“全球变暖”?

是“全球变冷”还是“全球变暖”?

坎昆大会开幕,挟去年哥本哈根大会之余威,公众对气候问题的关注是一天热似一天。不过,随着北方冷空气的南下,一种声音也在不断蔓延:强冷空气不断出现,很多地方都闹开了雪灾,类似情况已经持续了多年,明明是“全球变冷”,哪有什么“全球变暖”啊!

这确实是“反全球变暖论者”经常提及的例子:上世纪70年代“全球变冷”曾引起广泛关注,但后来“全球变暖”倒成了主流理论。既然“全球变冷”都消失了,那“全球变暖”早晚也...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2日 10:28

不要迷恋蜂蜜,虽然它有美好的传说

不要迷恋蜂蜜,虽然它有美好的传说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蜂蜜的使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收集了百花的精华,“精心酿制”成为蜂蜜,这个过程被无数文人墨客描述得无限美好,也就为蜂蜜增加了更多的魅力。

不过,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蜂蜜并没有什么令人称道的优势。它的主要成分是糖,能占到蜂蜜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再除去百分之十几的水,其他成分甚至不到百分之一。所以,从营养成分组成的角度来说,蜂蜜是一种热量高、营养高度单一的食品。

在历史传说...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1日 05:53

[漫画征文作品]Raistlin已被洗脑&Blackblood夫妇 -《荤素搭配》

[漫画征文作品]Raistlin已被洗脑&Blackblood夫妇 -《荤素搭配》

作者:Raistlin已被洗脑&Blackblood夫妇

小编注:Elysia chlorotica,体内有叶绿体的海蛞蝓——这个名字听起来可真不太好听…… 人家好歹也是曾经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封面人物(?),你们俩口子这样对待它真的好咩?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1日 05:40

科学是怎么运作的

科学是怎么运作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互联网的发源地之一,据说这里的网络是世界上最快的(平均速度18.7Mbps),网络资源自然也不含糊。伯克利的古生物博物馆早在1993年就建立了自己的页面,如果在google上搜索evolution这个词,他们的演化论科普网站“理解演化论”(http://evolution.berkeley.edu/) 总能排在3-5名之间(其它几个是维基百科和专业资源库)。

现在他们又制作了一个更宏大的网站:“理解科学:科学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http://u...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1日 00:48

让基因治疗不再撞大运

让基因治疗不再撞大运

在基因治疗中,转移的基因可能插入到受者DNA的哪个位置现在能够被预测了,由于这个发现,基因治疗将会成为一门更加精确的科学。在基因治疗中,有益基因最终到达何处还是一个迷。因此,需要将转移遗传物质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受者的许多细胞,以增加基因到达正确位置的机会。但是这也增加肿瘤等副作用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过程,瑞士日内瓦大学的Jeremy Luban和同事搜索了过去的基因治疗试验,试图寻找DNA中基因插入位点与特征...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0日 12:35

伪装成熊猫,将熊猫宝宝带回基地体检

伪装成熊猫,将熊猫宝宝带回基地体检

熊猫的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不过,上周四川卧龙保护区核桃坪大熊猫繁育基地的照片显示,首只在自然栖息地野化繁育的熊猫幼仔也得揉揉眼睛看清楚真 相啦。为了保证尽可能隔除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人员穿上“熊猫装”为这只熊猫宝宝体检,进行监控的摄像头也是隐藏式的。看起来,熊猫幼仔可能很清楚到底 是怎么一回事,那些看起来有些奇怪的生物是什么。

2008年四川省发生了7.9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巨大伤亡,也摧毁了卧龙保...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0日 12:05

汞污染让雄鸟变成同性恋

汞污染让雄鸟变成同性恋

甲基汞,是环境中最毒、最容易被吸收的一种水银形态。全球范围内,环境里面的汞主要来源于燃煤电厂和金矿开采。而在佛罗里达州,汞可能来自于燃烧的医疗和城市废物。一些湿地里的细菌可以将环境中的金属汞转化为甲基汞。

美洲白鹮(Eudocimus albus),在摄入甲基汞之后,竟然开始与同性配对。然而,在未受汞污染的同类白鹮群中,并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2005年开始,佛罗里达大学的Peter Frederick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为期三年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