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俗话说“好人不长命”,其实在生物界也是一样。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过程当中,最先死掉的总是那些善良、和平、不传染疾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而笑到最后的总是各类传染病的始作俑者及其帮凶。

这个结论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近期公布的:森林、田野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灭绝,会导致病原体——致病微生物——增加。

左图是斑驴,非洲南部的一种斑马亚种,1883年灭绝。

蜱虫在物种灭绝中兴旺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大片森林变得支离破碎时,负鼠——一种能够大大减缓传染病扩散速度的物种,在栖息地刚受到威胁时就开始区域性灭绝,而携带黑脚蜱虫和莱姆病病原的白足鼠却人丁兴旺。

黑脚蜱虫,这名字很眼熟?没错,蜱虫就是之前在河南咬人致死的小虫(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目蜱科,包含约800余种,中国已记录的有110种),英文叫做Tick。

而莱姆病是经蜱虫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一般不会死人。这种病被发现的时间虽然不久,但发展迅速,几乎世界各洲都有疫情。(不过在河南,蜱虫传播的是另一种病,严重感染可致命。)

到底为什么当生物多样性衰减时,活到最后的坚韧物种总是那些会传染疾病的家伙?科学家还没有搞清楚。但很显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防止这种不幸发生的最好方法。

解剖镜下的蜱虫

保护生物多样性,现状不容乐观

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看来情形并不乐观。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统计,当前这个世界上,大约1/5的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并且全部哺乳动物的1.4%已经灭绝。鸟类的灭绝比例也大致如此。具体数字如下:

据2010年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5491个哺乳动物物种(不包括亚种)中,有78种已经野外灭绝(EW)或彻底灭绝(EX),有1131种处于易危(VU)到极危(CR)的状态;10027种鸟类中也有136种已经从野外消失。

然而,上述情况还只是IUCN统计到的物种,如果算上大量科学界不认识的物种,按照物种-面积关系(一种生态学理论)推测,每天大约都有150个物种灭绝——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描述和命名就芳魂寸断了。

事实上,从11700年前到现在,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科学家们估计物种灭绝的速率已经超过了以往所有地质年代的灭绝速率的100到1000倍,这就是“全新世灭绝事件”。

在地球史上的6次大灭绝事件中,全新世灭绝事件是唯一一次仅由一个物种(人类)的发展而造成的短时间内大量物种灭绝。除了大家最熟悉的渡渡鸟、北部白犀牛等,仅是死在人类猎枪之下的,就有南极狼、西非狮、新疆虎、中国白臀叶猴、新墨西哥狼等众多物种。所以结论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的话…… 老生常谈了……可是现状还很糟糕,我们不得不谈……

理论上讲,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对疾病传播可能起到加快作用,也可能起到减缓作用

话题:



0

推荐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40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这里是科学松鼠会的网站的一个镜像,大家的留言我们可能没办法一一回复,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到科学松鼠会的主站提问:http://songshuhui.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