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味识癌症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提起癌症,人们往往谈之色变,“不治之症”的观念根深蒂固。曾有个笑话说:世界上哪句话最让人心情愉快?答案不是“爱你一生一世”或“你中了500万”,而是“您的肿瘤是良性的”……罹患癌症的患者往往在病痛还没有造成巨大伤害之前,心理已经遭受了沉重打击,对康复和治疗失去了信心。
但癌症其实并非总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凶残。在医生眼中,癌症实际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很多癌症在早期经过合理治疗是完全可以...
本系列相关文章参见《糖精百年系列》
糖精是最早使用的“非天然”食物成分。随着它的应用逐渐广泛,人们对其是否安全的担心也逐渐增加。
在卖糖精之前,法赫伯格进行了一些“安全测试”。
传说中的测试之一,是法赫伯格自己一次性吃下10克糖精。糖精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10克糖精产生的甜度相当于几公斤蔗糖。面对“不知道是否有害”的糖精,法赫伯格充分显示了一个商人的冒险特质...
图中这只大鼠没有看起来那么机警。
闭着眼睛、无任何反应、流着口水,这是公认的最易辨别的睡眠状态。但是,睡眠与觉醒之间的区别并非我们所想像那么清晰。
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文章指出,看上去呈清醒状态的老鼠,大脑皮层某些神经元有时出现短暂“断开”。这些区域的神经活动模式与非快速眼球运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 )睡眠时的神经活动模式相似1。 “老鼠尽管处在清醒状态,但大脑皮层却有少量局部睡眠。”
...
文/姬十三(作者为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我相信有很多学理科,特别是喜欢看科学松鼠会文章的读者,都会有“我也想写”的念头,但苦于迈不出第一步。科学松鼠会创办的初衷,就是为科学写作者提供一个快速入门、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在这里,我们能帮助大家解决几个问题:
我写点什么好呢?
写你最拿手的。我最初起步的一篇稿子(后来夭折了),是看了篇本领域最新的文献,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查了资料写出来的。如果你熟...
"战争,战争永不改变。
罗马人为夺取财富和奴隶让鲜血洒遍了地中海沿岸;
西班牙人凭借对黄金和疆土的欲望建起了一个帝国;
希特勒把满目疮痍的德国塑造成了一支可怕的力量;
可是战争永不改变。因为这是人性道路的必然结局。每一个人都相信胜利,每一个人都无比乐观。正是这种可怕的乐观,一边促成了文明的诞生,一边把所有人驱赶进不断加剧直至毁灭的冲突之中。是开始,也是终结。
世界末日的来临和我们预言的没有多少差异:太多的人...
很久很久以前,小红猪本来是白色的,不过和你们人类呆久了,在某种超自然力的影响下,小红猪就渐渐的进化成红色了…算了…编不下去了,我承认小红猪不是那样进化来的,不过可真有不少动物被人类影响而改变了进化的道路,想知道有哪些么?那就赶紧来抢稿吧——Unnatural selection: How humans are driving evolution
小红猪再提醒一下大家哦,请注意新增抢稿规则——“提交的译文需要是一段英文一段中文交替的格式,便于校对”,校...
原文地址:Unnatural selection: How humans are driving evolution
Humans are not only causing a mass extinction – we are also the biggest forc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species that will survive
THE Zoque people of Mexico hold a ceremony every year during which they grind up a poisonous plant and pour the mixture into a river running through a cave (pictured below). Any of the river's molly fish tha...
原文写于IBM超级计算机沃森在智力竞赛节目“Jeopardy!”大显神威前,将著名的Wolfram|Alpha项目和沃森的进行了比较,讲述二者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译者:小可
译者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可,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在在北京市某公司做软件测试。这是我第一次翻译科学松鼠会的文章,我表示情绪激动,压力很大,呵呵。
校对:Glau?ren
小红花等级:3朵
原文地址:Jeopardy, IBM, and Wolfram|Alpha
大概在Wolfram...
文/色人(作者为科学松鼠会成员;松鼠会“基因”征文优胜奖获得者)
2009年1月,我的第一篇科普文章献给了松鼠会。两年来,我从一个科学写作的新手出发,慢慢积攒了一些心得,其中许多都来自于松鼠会里朋友的帮助。现在把它们写出来,希望对其他有意进行科学写作的人有用。其实我也在摸索之中,很多“心得”都很粗浅,而且由于我写的文章主要是介绍生物医学方面比较新的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一般定位在受过大学教育的成年人,可能...
阿鲁沙
刚在尘土笼罩中立定,车窗啪地蒙上一张白纸,我的名字赫然映入眼帘。一双亮亮的眼睛从纸后面试探地向里张望。我们兴奋地指名字,亮眼睛立刻会意,拿下纸,一排雪白的牙齿在笑脸上绽放——这是我们初见登山向导Paul的情景,当时只想起书上一句话“要激怒一个坦桑尼亚人颇费力气”。
解除客车的五花大绑,行李被从车顶顺下来再塞入霸气十足的吉普,登山之旅似乎由此开始。Paul领我们开进阿鲁沙,这是各地前来登乞力马扎...
近日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透露,利用最新的激光技术可分离出头发中的不同化学元素,再针对这些元素做同位素分析,就可以掌握关于头发主人的很多资料。比如,他一周前吃过什么,甚至,一年前吃过什么。
这项技术的原理其实很简单:
首先,头发上带有明确的时间坐标——新长出来的头发必然贴近头皮,以前的头发不断向发梢延伸。理发店里剪去的都是旧日时光,这也难怪很多失恋的人会拿头发撒气了。
其次,头发是蛋白...
纹身是人们体现宗教信仰,表达爱情宣言或者其他目的的活动。不过,因为纹身是用不褪色油墨在皮下着色形成,不管什么纹身都会在几十年后变得颜色浑浊、模糊不清。
现在,新出现一种数学模型,可以预测纹身随时间如何改变性状。这个模型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伊恩?埃姆斯(Ian Eames)建立,有可能影响人们对纹身图案的选择。像上图(左)精心绘制的史蒂芬?霍金纹身,经埃姆斯的模型预测,它二十年后...
孤独感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有时是夜深人静对影成三人时汹涌而来的无力感,有时是宾朋满座喧哗笑语中的片刻失神。对有些人来说,孤独感来去匆匆,而对另一些人,它却如影随形。
孤独感在少年和老人中特别普遍。有几项基于西方的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少年(18岁以下)和接近半数的老人(65岁以上)在日常生活里都会“有时感到孤独”。而15%—30%的人会长期性地感到孤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孤独的滋味并不好受,而有...
作者:裴唯珂
(编者注:本文为征文009【游戏组】对决【动漫组】的获奖来稿。)
引子“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这看起来不太有气势的排比句总能为植物们各种精巧聪明的生存策略一一注释。而站在注释背后的往往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早已家喻户晓的金科玉律。
的确,陆生植物存在地表的七亿年中,虽然从没遇到过大波僵尸的亲密接触,但他们的生存难题可绝对不少:寒冷,干旱,害虫,还有最头疼...
礼仪风俗上总有些令人费解的讲究,站在客人的左边还是右边?意见不一致为什么叫“相左”而不是“相右”?左右看起来是对称的,但是隐隐约约却总能感到人们对左右其实有所偏好。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还真的发现左/右利手与积极/消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荷兰的丹尼尔?凯萨撒托(Daniel Casasanto)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伊凡基里亚?克里斯托(Evangelia G.Chrysikou)最近的实验有效地证明了个体会在积极的想法,如“善良、诚实”与空间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