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1年04月13日 05:43

记忆传承,信息永生(六)

记忆传承,信息永生(六)

“怎么说呢,我从来没有听见过有声电影的声音。”

——汤玛斯·爱迪生,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

凝固的声音


书写在纸上的文字,只对认识这种文字的人来说才有意义。只要有一套已成共识的符号系统,就可以传递任意的想法。这些符号是什么并不重要——福尔摩斯侦破的《跳舞的小人》一案,就已经做了很好的诠释。文字并不是最方便的方式,的确有其他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例如速记法。

一百七十年前,巴黎的一位印刷商和书商就这...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2日 14:57

另类的世界:太阳系中10颗最奇怪的卫星

另类的世界:太阳系中10颗最奇怪的卫星

Stephen Battersby 文 Shea 编译

从大小上讲,卫星不得不向行星屈膝。但在“个性”上,却往往比它们平淡的“父母”更胜一筹。太阳系中已经命名的卫星数量和行星之比超过了20比1,展现出了惊人的多样性。其中一些自身的复杂性不输给任何的行星,例如土卫六。另一些则兴许可能是生命的避难所,例如由冰壳覆盖的水世界木卫二。哪怕是最小的卫星也充满着神秘,最明显的就是那些围绕土星公转的“飞碟”。

今年是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2日 14:17

为什么医生也吸烟?

为什么医生也吸烟?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为什么医生也吸烟? 萧汲 发表于 2011-04-12 12:54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即所谓“二手烟”),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多健康上的损害[1]。吸烟与多种疾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除了最广为人知的烟草与肺癌之间的关系以外,吸烟者罹患冠心病、中风、外周血管病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的可能性都要远远高于不吸烟的人群。看来,即使是最资深的老...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2日 14:15

鸟儿会唱歌,人类不口吃

鸟儿会唱歌,人类不口吃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鸟儿会唱歌,人类不口吃  

陈筱歪 发表于 2011-04-12 06:56

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国王的演讲》讲了一个励志的故事:生性腼腆的乔治六世在临危受命继承王位之后,如何在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战胜了口吃。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了接受心理学家将口吃和心理的恐惧或环境因素联系起来。医学上也有不少有关声带病变产生口吃的研究,而科学家们则采取了迂回路线:从会唱歌的鸟儿身上寻找答...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2日 14:14

唯一确定的真理

唯一确定的真理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唯一确定的真理 |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4-12 05:29


原作:xkcd
汉化:fall_ark

...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2日 14:11

大脑银行:为你的明天储存智力?——语言、认知储备与阿尔茨海默症

大脑银行:为你的明天储存智力?——语言、认知储备与阿尔茨海默症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大脑银行:为你的明天储存智力?——语言、认知储备与阿尔茨海默症     seren 发表于 2011-04-11 13:42

  • “丢掉自己”的病

1906年,德国医生阿洛依斯•阿尔兹海默(Alois Alzheimer)接到了一个刚刚过世的女病人的大脑标本。这名瘦削而愁苦的女病人五年前被丈夫送到了精神病院。她无法与人正常交谈,答非所问,记忆严重衰退,时而抑郁,时而躁狂。她反反复复地自言自语:“我丢掉了自己。”在生命...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2日 12:54

为什么医生也吸烟?

为什么医生也吸烟?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即所谓“二手烟”),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多健康上的损害[1]。吸烟与多种疾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除了最广为人知的烟草与肺癌之间的关系以外,吸烟者罹患冠心病、中风、外周血管病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的可能性都要远远高于不吸烟的人群。看来,即使是最资深的老烟枪也不得不承认吸烟对健康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好处。

不过,顽固...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2日 06:56

鸟儿会唱歌,人类不口吃

鸟儿会唱歌,人类不口吃

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国王的演讲》讲了一个励志的故事:生性腼腆的乔治六世在临危受命继承王位之后,如何在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战胜了口吃。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了接受心理学家将口吃和心理的恐惧或环境因素联系起来。医学上也有不少有关声带病变产生口吃的研究,而科学家们则采取了迂回路线:从会唱歌的鸟儿身上寻找答案。

  • 节律有障碍,说话不连贯

口吃其实是一种言语节律障碍,根据WHO的统计,全世...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2日 05:29

唯一确定的真理

唯一确定的真理


原作:xkcd
汉化:fall_ark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1日 13:42

大脑银行:为你的明天储存智力?——语言、认知储备与阿尔茨海默症

大脑银行:为你的明天储存智力?——语言、认知储备与阿尔茨海默症
  • “丢掉自己”的病

1906年,德国医生阿洛依斯?阿尔兹海默(Alois Alzheimer)接到了一个刚刚过世的女病人的大脑标本。这名瘦削而愁苦的女病人五年前被丈夫送到了精神病院。她无法与人正常交谈,答非所问,记忆严重衰退,时而抑郁,时而躁狂。她反反复复地自言自语:“我丢掉了自己。”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进入彻底迷茫的痴呆阶段,最终死于败血症。

那时候,人们都认为智力水平衰减是衰老的正常现象。但是这个女人死时...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1日 10:51

“地沟油”应该去哪里?

“地沟油”应该去哪里?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地沟油”应该去哪里?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4-11 07:35


“地沟油流回餐桌”的新闻出现多年了,不过这一次来势更猛。自从有了“每年有几百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以及“地沟油比砒霜毒100倍”的说法出来,我就一直不停收到媒体编辑或者记者的信,要求介绍“如何分辨地沟油”以及“地沟油到底有多毒”。(本文是去年写的,为呼应当时的新闻所以有这么一段开头——作者注)

但是我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0日 10:40

正确的医学诊断从哪里来?

正确的医学诊断从哪里来?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正确的医学诊断从哪里来?

作者:赵承渊   2011-04-10 10:40

在美剧《House M.D.》中,一个古怪的天才大叔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精彩的人间悲喜剧。作为诊断部门王牌的House医生既敏锐深刻又任性刻薄,乖戾的伪装下藏着一颗柔软脆弱的内心。虽然该剧在医学问题上常常走得太远,但在诊断逻辑上相当真实。无所不能的House团队总能在最后时刻从最不起眼的地方找出病因,做出正确的诊断——尽管这个诊断有时并...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09日 05:23

探访“信使”的“信使”

探访“信使”的“信使”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探访“信使”的“信使”     Shea 发表于 2011-04-09 05:23 

 

      水星恐怕是肉眼可见的行星中最“诡异”的一颗。由于非常靠近太阳,它只会短暂地出现在黎明或者黄昏的霞光之中。正因为如此,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希腊天文学家甚至认为它是两个不同的天体:一个出现在日出前、一个出现在日落后。一年到头能看见水星的机会只有几次,每一次也就持续几周。

  20世纪初,水星在验证广义相对论上立下...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08日 11:20

凝固点鉴别地沟油是否靠谱?

凝固点鉴别地沟油是否靠谱?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凝固点鉴别地沟油是否靠谱?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4-08 11:20

消息: 京华时报信息。上海向明中学高二学生发明出家庭简易鉴别地沟油方法:地沟油因反复使用,其中动物油含量高,相比植物油,其黏度冰点不同。橄榄油零下十多度才凝结,普通植物油也要零度,而地沟油在8摄氏度即凝结。将自家购买的食用油放进温度8度左右的冰箱,如凝结,即为地沟油。

真相: 这是微博上的一条消息[1],描述了一个鉴...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08日 11:17

产后脱发——新妈妈们的烦恼丝到底怎么了?

产后脱发——新妈妈们的烦恼丝到底怎么了?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产后脱发——新妈妈们的烦恼丝到底怎么了? 

   瘦驼 发表于 2011-04-08 05:56

 

“领导”当了妈妈之后的第一个烦恼,无疑就是烦恼丝的烦恼。坐月子那会儿,来探望的妈妈级闺蜜们最热门的一个话题莫过于生完孩子后的脱发问题,当时“领导”根本就没把这话当回事儿,因为满头自来卷的她一点脱发的迹象都没有。然而儿子 “百岁”之后,似乎是突然间,浴室的地漏频繁被头发堵塞,每每要出门时,“领导”...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07日 16:31

美国航天局公布水星表面照片

美国航天局公布水星表面照片

在3月2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信使”号探测器拍摄的水星表面图片,这也是“信使”号进入水星轨道后拍摄的首张图片。在照片上半部分的明亮凹坑其实是个50英里(80公里)宽的陨石坑,它被命名为“Debussy”(德彪西是法国作曲家,水星上的陨石坑都是根据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的名字命名的)。

在给地球发送这张照片前,探测器还陆续拍摄了363张图片。

“信使”号用了约6年半的时间在内太阳系(即地球轨道以内的太阳...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07日 15:45

中国在英语科学论文数量上超英赶美

中国在英语科学论文数量上超英赶美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最近的分析表明,中国有望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科研成果发表的霸主。该分析同时突出了传统科学大国面临的来自新兴经济和人才国家的挑战,比如伊朗、突尼斯和土耳其,尽管后者以往并不具备强大的科学基础。

皇家学会指出中国目前在英语科研论文的数量方面仅次于美国,英国排在第三位,之后是德国、日本、法国和加拿大——“科学论文的版图发生了变化,新的强者辈出,除中国外,东南亚、中东、北非势头也...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07日 14:13

《环球科学》2011年04期精彩导读

《环球科学》2011年04期精彩导读

【封面故事】

食品的蓝色革命

撰文/莎拉·辛普森(Sarah Simpson)

人口的激增,让地球的粮食供应面临严峻的考验,科学家预计,到2050 年,我们需要增加70% 的耕地,才能养活人类。但地球上根本没有这么多可增加的耕地。于是,科学家转向海洋求助:在远离海岸的开阔海域中养鱼,可以给人类提供足够的营养。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正在拉开序幕。

【热点追踪】

警报:地震60 秒倒计时……

撰文/理查德·艾伦(Ric...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07日 14:12

珊瑚白化与全球变暖

珊瑚白化与全球变暖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珊瑚白化与全球变暖

资讯小分队 发表于 2011-04-07 12:23

提到热带海洋,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色 彩斑斓的珊瑚礁以及生活在珊瑚礁内的各种漂亮的海洋生物。不过,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报道都提到全球的珊瑚礁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珊瑚白化。众多以珊瑚礁而闻名的旅游景点,如位于澳大利亚东岸的大堡礁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珊瑚白化现象的影响。一份IPCC草拟的报告甚至提到大堡礁的珊瑚白化现象以后每年都...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07日 14:06

吃下去的恐惧

吃下去的恐惧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吃下去的恐惧

资讯小分队 发表于 2011-04-07 06:37

人类非常关注“吃”的问题。作为生命体,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呼吸,环境中的气体在呼吸道与人体进行交换,这是须臾不可离开的 部分;另一个就是消化道,人需要间断摄入食物和水以满足身心需要。前者虽然极端重要,但可控性较差:我们可以选择在室内或者室外约会,也可以选择喝茶或是咖啡,但我们很难选择吸或者不吸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