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2年04月13日 14:19

抑郁了,只能吃开心果吗?

抑郁了,只能吃开心果吗?

 

八爪网 发表于 2012-04-12 18:21

作者:华英雄

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这一切情绪的幕后操纵者就是我们的大脑。大脑如同一辆高级的宝马车,想让它愉快地工作就得给它足够的优质“97号汽油”。大脑的“97号汽油”在医学上是一种被称为五羟色胺的物质。尽管造成抑郁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抑郁症主要是大脑五羟色胺功能的降低所致。简单地说就是车没油,自然不跑了。

找到抑郁的原因就好对症下药了。解决的办法就是...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2日 15:01

达芬奇睡眠法可行吗?

 

悠扬 发表于 2012-04-12 06:03

长久以来,网上都在流传一种名为“达芬奇睡眠法”的睡眠方法。这种睡眠法得名于身兼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等多个头衔的伟大人物——达芬奇。相传,达芬奇每4小时睡15-20分钟,这样一天下来只睡2小时左右,余下大把的时间从事创作,而且能保持充沛的精力。这种睡眠其实是一种多相睡眠(Polyphasic Sleep),意思是把完整的睡眠时间分割开来。不少迷信这种睡眠法的人都希望通过它来缩短睡眠的总...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2日 14:53

隔代亲,外婆为什么得高分?

 

花栗鼠习作 发表于 2012-04-11 11:08   作者:非言语

除了父母,也许每一个人都受到过隔代的照料,无论是外公外婆,还是爷爷奶奶,他们都曾经出现在我们童年的生活里,给我们讲故事,买零食,照看和保护着孱弱的自己,尤其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不过,老人疼爱孩子的程度还是有区别的。那么,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之中,到底谁是最疼爱我们的老人呢?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祖辈投资,外婆最积极

很多研究发现...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2日 00:06

海啸避难守则(Tsunami Safety Rules )  

海啸避难守则(Tsunami Safety Rules )  

本文作者:小红猪小分队

【图片出处:http://www.chicagonow.com/art-talk-chicago/2011/03/art-newsnews-art-tsunami-art/

译者:绵羊c

A strong earthquake felt in a low-lying coastal area is a natural warning of possible, immediate danger. Keep calm and quickly move to higher ground away from the coast.

发生在低洼海岸地区且震感强烈的地震通常预示着海啸很快会来临。这时要保持冷静并且快速离开海岸向高...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1日 14:28

诺亚方舟,在太阳熄灭前起航  

诺亚方舟,在太阳熄灭前起航  

本文作者:赵洋

万物生长靠太阳,万物的毁灭也取决于太阳。

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人人自危。未雨绸缪的人们纷纷为未来做起打算。总有人比普通人看得更远些。现在就有这样的科学家,其目光超越了一时的汇率起伏和股票涨跌,投向了“太阳系遭遇灾变后,人类向何处去”这样的远景。

太阳变得狂暴

太阳虽然不是宇宙的中心,但它却是对我们最重要的恒星。它给地球带来光和热,既是光明的来源,也是生命的源泉。太阳是地球生命最主要的...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1日 11:08

隔代亲,外婆为什么得高分?  

隔代亲,外婆为什么得高分?  

本文作者:花栗鼠习作

作者:非言语

除了父母,也许每一个人都受到过隔代的照料,无论是外公外婆,还是爷爷奶奶,他们都曾经出现在我们童年的生活里,给我们讲故事,买零食,照看和保护着孱弱的自己,尤其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不过,老人疼爱孩子的程度还是有区别的。那么,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之中,到底谁是最疼爱我们的老人呢?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祖辈投资,外婆最积极

很多研究发现,外婆最疼爱孩子,其...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0日 15:39

Riemann 猜想漫谈 (十)  

Riemann 猜想漫谈 (十)  

本文作者:卢 昌海

If you could be the Devil and offer a mathematician to sell his soul for the proof of one theorem - what theorem would most mathematicians ask for? I think it would be the Riemann Hypothesis.

- H. Montgomery

十五. 更高、 更快、 更强


三亿个零点摆平了 Zagier, 但显然远不是对 Riemann ζ 函数非平凡零点进行计算的终点。 不过在介绍进一步的进展之前, 我们先要对零点计算做一点补充说明。...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0日 14:57

科学一课第19期:当你的心尝起来是薄脆还是橡皮糖  

科学一课第19期:当你的心尝起来是薄脆还是橡皮糖  

本文作者:科学松鼠会

【海报设计:淳子】

A Class, A Moment of Science.
酝酿思考,互相轰炸,享受这一刻!

面临同样的打击或压力,有人的心理像橡皮筋一样强韧,转天一看,又是一条好汉;有人心理却如酥饼,稍有波澜就一地碎渣……

人的心理承受力为何如此不同?难道心如酥饼的人只能认命?

不!一些非常积极的科学家用十年时间熬制一碗绝对科学的“心灵鸡汤”,希望未雨绸缪,让大家都能以强劲的心理免疫力来应对生活中一...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0日 10:53

[孤独专题]鼻子里的孤儿  

[孤独专题]鼻子里的孤儿  

本文作者:Lewind

细胞表面的探测器

人们常常惊叹于大脑的神奇。然而,即便是最聪慧的头脑,如果不能从外界获取任何信息,也同样无法做出有价值的思考。真正让我们头脑内的意识与外面的物质世界相联系的,是我们的感官。

眼可视、舌可尝、鼻可嗅。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还有相当多的人知道,具体实现这些功能的是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味蕾表面的味觉细胞,以及鼻粘膜上的嗅细胞。可如果再深入探究的话,究竟这些细胞有什么特别之...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9日 10:51

Dr You 42期号外:直到十万年以后?  

Dr You 42期号外:直到十万年以后?  

本文作者:Ent


其实,“十万年之后人类体貌将会如何”这样的问题本来是科学不能回答的。原因很简单,科学只能做预测,不能做预言;只能根据足够的已知条件做出推断,而不能凭空给出结论。打个比方,我可以推论出“如果你一直像这样每天吸两包烟还不锻炼,那么二十年后你有极大的可能患上肺癌”;但不可能知道你明年今日的午餐是什么。同理,单纯预测人类未来体貌,没有限制条件是不行的。

不过,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可能出现的条...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8日 13:26

[少儿科普]热带雨林(六)我的毛绒怪哪去了  

[少儿科普]热带雨林(六)我的毛绒怪哪去了  

本文作者:虹巴伦

 

 

欢迎收听来自虹巴伦的有声版  主播:滴嗒

收听地址http://www.hongbalun.com/archives/5842

 

主播:滴嗒  文:薄荷糖

大家好,我是DJ小鹉,又到了小鹉说事的时间了。

前段时间雨林接到动物吉尼斯总部寄来的一张证书,是奖给世界上最慢的动物树懒的。可是,时间过去好久了,树懒也没有来领,于是我们播出了一条寻“懒”启示——如果你是树懒或者你知道树懒在哪里,请赶快联系我们。

启示...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6日 14:00

实验室手记之仪器别闹了

实验室手记之仪器别闹了

 

云无心 发表于 2012-04-06 09:22 | Tags 标签:原创

有一天,同事对我说仪器不知道出了什么毛病,测出来的界面张力跟以前不一样。那台仪器是我管理的,自从搬到新实验室我就一直没有用。同事说出了毛病,我就得负责把它弄好。

水和油之间的界面上,存在一个界面张力。把油分散到水中的关键核心,就是降低这个张力。一种蛋白质或者其他分子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就体现了它的表面活性。所以,我们经常要测量一种水溶液...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6日 14:00

A tale of two classics: biology vs economics  

A tale of two classics: biology vs economics  

本文作者:小红猪小分队

原文链接: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1328576.700-a-tale-of-two-classics-biology-vs-economics.html?full=true

What happens when you dissect the work of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economists using the scalpel of evolutionary theory?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is Milton Friedman's 1953 essay,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6日 14:00

A tale of two classics: biology vs economics  

A tale of two classics: biology vs economics  

本文作者:小红猪小分队

原文链接: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1328576.700-a-tale-of-two-classics-biology-vs-economics.html?full=true

What happens when you dissect the work of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economists using the scalpel of evolutionary theory?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is Milton Friedman's 1953 essay,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6日 14:00

A tale of two classics: biology vs economics  

A tale of two classics: biology vs economics  

本文作者:小红猪小分队

原文链接: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1328576.700-a-tale-of-two-classics-biology-vs-economics.html?full=true

What happens when you dissect the work of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economists using the scalpel of evolutionary theory?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is Milton Friedman's 1953 essay,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6日 14:00

小红猪抢稿20120406  

小红猪抢稿20120406  

本文作者:小红猪小分队

商人经商为了赚钱,这是一件看上去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进化生物学家的眼中可能就得变个模样了——那些不为了赚钱而经商的人早就被“自然选择”淘汰了。生物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生出的可不仅仅是Homo economicus哦,想知道详情,赶紧来抢稿吧!

本期抢稿:A tale of two classics: biology vs economics

抢稿方法

每周五(北京时间晚十点)在科学松鼠会发布待翻译稿件原稿。

刊 出原稿后48小时内为试译...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6日 14:00

小红猪抢稿20120406  

小红猪抢稿20120406  

本文作者:小红猪小分队

商人经商为了赚钱,这是一件看上去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进化生物学家的眼中可能就得变个模样了——那些不为了赚钱而经商的人早就被“自然选择”淘汰了。生物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生出的可不仅仅是Homo economicus哦,想知道详情,赶紧来抢稿吧!

本期抢稿:A tale of two classics: biology vs economics

抢稿方法

每周五(北京时间晚十点)在科学松鼠会发布待翻译稿件原稿。

刊 出原稿后48小时内为试译...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6日 13:51

电脑辐射与健康

电脑辐射与健康

箫汲 发表于 2012-04-05 14:24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促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发展。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更是对我们每个个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今,几乎每个现代人的生活都不可避免地被和电脑联系在一起:老师上课的时候要用电脑做的演示文稿,学生则在电脑上使用多媒体教具进行学习;公司的白领要用电脑做报表、写策划,老总也要依靠电脑收发邮件、...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6日 08:43

拖延症,能治么?  

拖延症,能治么?  

本文作者:小蓟·夏静好

已经记不清第几次有人建议我写拖延症了,心理斗争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克服长期困扰我的拖延症,赶在交稿前最后一刻,把它完成吧。

  调查拖延症,第一个让我喜忧参半的消息是,它的发病率大约为15%至20%,这说明,拖延并不孤独,但却不足以占到人群中过半的席位。根据维基百科拖延症条目中一句模棱两可的解释,拖延这事儿,自有进化上的妙处——平日里的懒惰、无精打采和必要时的瞬间爆发。然而,把...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6日 08:43

拖延症,能治么?  

拖延症,能治么?  

本文作者:小蓟·夏静好

已经记不清第几次有人建议我写拖延症了,心理斗争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克服长期困扰我的拖延症,赶在交稿前最后一刻,把它完成吧。

  调查拖延症,第一个让我喜忧参半的消息是,它的发病率大约为15%至20%,这说明,拖延并不孤独,但却不足以占到人群中过半的席位。根据维基百科拖延症条目中一句模棱两可的解释,拖延这事儿,自有进化上的妙处——平日里的懒惰、无精打采和必要时的瞬间爆发。然而,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