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3日 20:26

当科学遇上传播……  

当科学遇上传播……  

(文 / John C. Armstrong)

每天早晨,我都会收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新闻稿。身为太空生物学家,我在看到下面的这则标题时,不由变得兴奋起来:


《NASA 开普勒望远镜在适合生存区确认首颗行星》

我立马在 Facebook 上发言,宣布我们在适合生存区(habitable zone)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量这样的发现。

可是到了晚上,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我的研究组发来的分析:他们认为那颗行星太大了一点,不大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