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住在北欧水塘中的棕色小蜘蛛,背后带着一颗气泡。这种一公分大的水蜘蛛(Argyroneta aquatica)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终其一生都生活在水中的蜘蛛。然而,就跟其他陆生蜘蛛一样,它们也需要氧气呼吸。因此,它们不时离开在水中由蛛网构成的小屋来到水面,藉由毛茸茸的腹部,然后带着气泡回到栖所,将气泡存放在由蜘蛛丝编成的气舱中。科学家现在发现,这个「潜水钟」并不只单单储存空气而已,事实上,它像个肺,能从水中取得氧气,让蜘蛛得以在水下待上一天之久。
澳洲的生理学家Roger Seymour,自幼就对水蜘蛛非常着迷。因此,他远赴柏林,和德国的生理学家Stefan Hetz合作,研究这种蜘蛛。他们花上整个夏天收集蜘蛛,并把蜘蛛放入水缸中,然后观察它们结网,并放入气泡。
他们利用直径只有15微米粗的光纤氧气探测器,伸入潜水钟,测量氧气是如何在气泡内外移动的。结果发现,潜水钟的功能比较像是「肺」,当蜘蛛从潜水钟获得氧气,会有更多的氧气进入潜水钟的空间。但大约24小时后,水压开始使得钟塌陷,于是蜘蛛必须到水面,带另一个新的气泡回来。而光纤得到的资料也显示,蜘蛛在带回新气泡的途中,仅消耗异常少量的氧气。
Seymour说,水肺的关键在于,调整体型和氧气需求及体积的比例。当蜘蛛抓到猎物并享用它的午餐时,身体需要代谢更多的氧,因此它需要在潜水钟上加上网,增加表面积以加入更多的气泡能把食物放到里面。另外,雌蜘蛛也会在即将产卵时,扩大潜水钟,然后在卵外围包裹上一层「茧」,在将其放入潜水钟;当小蜘蛛孵化后,爬出潜水钟,就会带着自己的气泡,大约只有针尖般的大小。
过去的研究认为,水蜘蛛每半小时需要重新填充气泡,但Seymour 和Hetz发现,水蜘蛛可以在水中待上一天之久。如此,在等待猎物的同时,可以避免成为鸟儿的猎物。 Seymour很讶异没有其他蜘蛛有类似的策略,他还补充,水蜘蛛看来能适应各种环境,甚至在温水中,潜水钟依旧能执行功能,这也暗示水蜘蛛能在暖化环境中存活。
本文來自PanSci泛科学网,作者为 逆旅
《科学》网站6月9日报道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