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前些时候曾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注:荟萃分析是一种对不同研究结果进行收集、合并及统计分析的方法;主要目的是将以往的研究结果更为客观的综合反映出来;研究者并不进行原始的研究,而是将研究已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人员估计,筛查性乳腺X线照相使肿瘤相关的死亡率在50-59岁和60-69岁的女性中分别下降了14%和32%,研究报告请看这里。
现在,挪威研究人员利用挪威全国乳腺X线照相计划来评估筛查对于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排除认知和治疗改善等因素)。1996年,在挪威的4个县中开始进行筛查,然后在随后9年中逐渐扩展到其他15个县。在参加筛查计划之前,每个县都必须建立多学科的乳腺癌管理团队。研究人员比较了乳腺癌4组人群中的死亡率:从1996年至2005年生活在开展或未开展筛查的县里的女性(筛查组或未筛查组),以及两个历史对照组的女性,从1986年至1995年住在筛查组和未筛查组相同县里。
在1986年至2005年期间诊断为乳腺癌的40,075位女性,有4791位死于该病。与各自的历史对照组相比,在50至69岁的女性中,筛查组的死亡率降低十万分之7.2(率比为0.72;相对下降28%),未筛查组降低十万分之4.8(率比为0.82;相对降低18%)(两组比较均P<0.001)。 筛查组的死亡率相对降低仅比未筛查组多10%(P=0.13),而死亡率的差异可以完全归因于筛查的仅为十万分之2.4(大约7.2个总死亡事件的1/3)。
在本文的随刊评论中,《期刊纵览·女性健康》( Journal Watch Women’s Health)总编Andrew M. Kaunitz这样写道:尽管死亡率方面完全由筛查带来的收益极小,但作者指出他们的结果与英国的全国筛查计划一致。在美国等国,乳腺癌筛查和治疗并非集中式,这样,筛查性乳腺X线照相对于死亡率的作用可能更加明显。一位社论作者指出,有些临床医生会认为这些结果应促成更个体化的决策方法来决定是否进行筛查性乳腺X线照相,而另一些医生却会继续推荐全面筛查。无论如何,挪威学者的这个独特分析强调了加强乳腺癌知晓度、提高诊断技术以及更新治疗方法的重要性。此外,我同意社论作者的观点,现在应该是停止将筛查性乳腺X线照相作为国家卫生质量指标的时候了。
小编的话:有些疾病,早诊早治可以明显改善效果,同时又有比较价廉、方便的筛查方法,这时我们就会采取普查的方法,比如让某些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做针对这种疾病的筛查,如果发现疑似,就做进一步检查,确诊后进行治疗。但是这种普查带来的好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这篇文章中指出,随着女士们对乳腺癌的认识度提高,稍微发现异常就去看病;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X线照相以外的技术也能用来诊断乳腺癌,这两种情况都使一些乳腺癌患者不等做筛查就被诊断出来了,这样筛查的价值就降低了。以至于有医生认为可以不必做大范围的筛查了。不同的国家,对于乳腺癌的知晓度、诊断和治疗水平不同,X线照相筛查的重要性也不同,有时甚至风险还会大于收益。因此,是否还需要进行筛查,可以根据这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甚至可以根据患者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对乳腺癌认识程度不高、乳腺癌的筛查和治疗做得不好的国家,乳腺X线照相筛查的好处还是相对比较大一些。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