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难得伦敦有艳阳高照的好天气。从泰晤士河南岸的滑铁卢车站爬上地面,便可见不远处南岸中心里的人群沸腾。英国皇家学会为纪念其三百五十周年,在此举办了“望得更远”(See further)科学艺术节展览。

1660年,12位科学家聚集于伦敦,听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讲天文学,随后他们决定成立一个集会,这便是英国皇家学会的雏形。在近代科学史中,英国皇家学会始终颇具分量。它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 相当于英国的国家科学院。它的会员包括无数著名科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如今它也担任英国政府、欧盟及联合国的科学咨询工作。

“科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让我们望得更远。”皇家学会主席LoadRees如是说。在这次十天的纪念活动里,皇家学会为大众展示科学之美,探讨科学艺术间的联系。除展览外,还有科学音乐会,科学雕塑与美术品,科学戏剧与电影,以及大量的科学家讲座与讨论。皇家学会希望通过这些科学活动,增加大众对科学的兴趣,擦亮普通人与年青一代灵感的火花。

时间有限,我只能忽略许多迷人眼的活动,直奔展厅涌入人群里。正当暑假开始,一群群年纪不等的孩子,着各学校端庄的校 服,在展厅里不停穿梭。也许是工作日的缘故,另一半观众多为退休年纪的花甲老人。大家散落在各个摊位前,欣赏星云图像与大爆炸,摆弄红外光谱仪,观看机器 章鱼的表演,听火山咆哮的声音,躺进磁共振成像仪里感受大脑扫描,与科学工作者们谈纳米技术与基因工程。

科学工作者与观众们交谈

观众们躺进NMRI感受

关于猪流感基因的小游戏

沉入水里的冰

伦敦大学学院化学系的摊位前便挤满了围观群众。所有的展示者身着披风,做魔法师状,仿似从哈利波特电影里穿越而出。

一位年轻的“魔法师“往水池里丢了冰块,孩子们目不转睛地,却没发现任何异常——这里的冰块如家里冰柜里的一般悬浮在 水面。孩子们还没来得及失望,便见得魔法师笑嘻嘻地,又掏出一块看似一模一样的冰块投入水中。这块被施了“魔法”的冰块,似乎受到异常的引力作用,竟悠悠沉入水中了。

这其中的原理相当简单。第二块冰块并非普通水分子凝结而成,而是重水D2O。氢原子里多了一个中子,密度相应增大,超过了水分子。于是便无法漂浮于水面了。

这个小把戏自然哄不了孩子。于是“魔法师”又出一招。他将一瓶水(液体!)从冰箱冷冻室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往桌子上一拍,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水迅速从上往下结成了冰!

在围观群众的惊叹声中,“魔法师”解释了这种“过冷”现象。由于在冷冻室里的水没有受到干扰,在短暂时间里,温度虽已到达冰点,却还未结成冰。“魔法师”在桌上的这一拍,在水里制造了许多小气泡,成为结晶核,促使水迅速结冰。

(如对这个实验感兴趣,请参考以下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lYAAXqcJM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ads9FBms5g&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DTZoFGmZoc

用意大利面建高塔

剑桥大学的一位美女工作人员盈盈地问我,要不要来参加“意大利面建高塔”比赛。游戏规则是:先让参与者观看一段前人搭建高塔的录像,然后以沙漏计时,五分钟内用不限量的意大利面与橡皮泥,架起一个塔,高度最高者为胜。

建高塔的材料:意大利面与橡皮泥

我见录像中的塔都仅是架个三脚架,然后将面条逐步垒上去,自诩工程专业出身,当然是建金字塔形牢固。谁知忙着搭底架, 却忘了时间。沙漏中的沙子已漏光,我才搭好了底座,一不小心还坍塌了。相比之下,其他孩子们的高塔就像模像样了。他们几乎都照着录像中的例子来搭建,大部分都建成了高高的“埃菲尔铁塔“。

这其实是剑桥大学在此进行的小型社会学实验,探索人类的学习行为:人类如何学习前人经验并逐步摸索自己的成功之路。当场的统计数据表示,大部分参与者都模仿了录像中的成功例子。也许,这就是从金字塔到埃菲尔铁塔的进化路线。

搭飞机

工程师们也同样有“魔法”。同样的材料,在工程师手里变换了结构,便完全不同凡响了。观众们拿着纸片,跟着剑桥大学工 程系的科学家们一起搭飞机零件。纸张本是十分脆弱的材料,一扯便破。但如果把它叠成层次突兀的波浪形状,其可延伸性便强出不少。这正是用于飞机机翼的“三 明治”结构夹层。如果撕开几个小口,你甚至能仿制出飞机的涡轮结构。

一位展示人员拿出几个尺子状的长条,看似并没有大区别。但如果你伸手去掰它,便会发觉其中一个“尺子”并不寻常。它并不似普通尺子一般任君弯曲,只要被弯曲,便飞速将自己卷曲起来,倔强地不让你再继续摆弄。

这正与自然界中的捕蝇草结构不谋而合。只要有飞虫落在捕蝇草上,叶片便迅速卷曲,把苍蝇裹在其中。这种材料结构有两个稳定的状态,外力的作用只能使其在这两种状态下变化。这个原理也大约适用于飞机的“变形翼”设计。

展览的背后

牛津大学一位参展的教授告诉我,之前的两个多月里,她每周花三天时间到伦敦来布置展台。“如果把这些时间用以做研究,”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可以多发表两个论文。”

对于科学工作者而言,业余从事科学传播工作,主要是为纳税人尽职,对个人并没有太多其他好处。“申请科研基金时虽然可以加分,但不超过5%。”

“但做科学传播工作,比写论文要好玩得多。”她又笑眯眯地说,“与非同行的群众讨论自己的工作,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回应。如果不好玩,让我花这么多时间精力,我才不干呢。”

另一位研究员则说,科学家是由国家人民的税金养活的,理应为民众宣传科学,以回馈社会。

话题:



0

推荐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40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这里是科学松鼠会的网站的一个镜像,大家的留言我们可能没办法一一回复,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到科学松鼠会的主站提问:http://songshuhui.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