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作者:PanSci

TAAZE-死刑-YES-NO-

作者:Portnoy Zheng

「以牙还牙、加倍奉还」!身为一个银行员…不,是身为一个科学传播者,在看《半泽直树》这部描述银行生态的超强日剧时,脑中的某些开关好像被启动了,或许是被紧张紧凑的专业斗智复仇剧情给吊上,又或许是同样身为男性白领工作者,不免随着剧情神入;每一次半泽直树深沉的咬牙抿嘴、或是张扬的发飙怒吼,总是让我心有戚戚。看着半泽直树智取对手,成功复仇,把钱连本带利要回来,感觉公道终于得以伸张、银行员又再一次保护了地球免于外星人/坏心眼无脑上司跟客户的侵袭…爽!

复仇是甜美的,复仇的故事也总是最能吸引观众。好久以前的《包青天》或是许多热门的本土剧、韩剧,都以复仇为戏剧的主轴。复仇需要缜密的计画、深藏不漏的心机,若能像半泽直树这样加入专业领域知识来包装,往往会比单纯的反击更好看。而事实上,由银行员来演出复仇故事可能是绝配,因为人类演化出的复仇机制就是一个缜密计算的过程。

复仇之所以会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是为了确保社会正常运作,让那些对社会造成伤害的人知道他们的行为是有后果的。而这机制也写入在我们的生理机能中,例如2004年8月27日发表的《科学》上,一则研究就解释了「利他型惩罚」(altruistic punishment)的脑部运作机制。利他型惩罚指得是我们会想要惩罚那些背叛或破坏社会规范的人跟行为,即使这么做并不会让我们获得直接的利益,就像我们看复仇剧码看得很爽一样。

这则研究的作者Ernst Fehr当时是瑞士苏黎士大学实证经济研究所的主任,他的研究团队根据文献探讨,认为人们透过进行利他型惩罚得到的满足感是社会的黏合剂,陌生人之间会因为利他型惩罚而更团结合作,过往的实验中更显示如果把利他型惩罚移除,将会拆散陌生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而根据这个前提,他们设计了一个很精密的实验方式:研究团队将做了特殊记号的液体注入受测者血管内,然后透过正子断层扫描(PET)来看血液在大脑中的移动,脑区的血流量越大,代表该区域耗氧量越高,活动也越激烈。

受测者参加一个交换金钱的游戏,如果有人在过程中做出了自私的决定,那么另一个人就可以加以惩罚。即使施加惩罚必须扣自己的钱,大部分的人还是选择要惩罚对方,而且这么做的时候,脑中的背侧纹状体(dorsal striatum)会被启动,过往研究显示这区域与愉悦还有满足感有关。实验结果显示该脑区的活动强度与为了施加惩罚而愿意花的金额有相关性:强度越大,愿意花的钱越多。

Fehr认为,虽然激情在复仇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想想半泽直树怒吼:「请下跪!」的画面),但其实复仇者在处理情绪时是很理性的。除了刚刚说到的背侧纹状体以外,在衡量该花多少钱来施加惩罚时,脑部的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也活跃了,施加惩罚者需要衡量是否要花那么多钱来惩罚对方,如果惩罚价格越高,施罚者也会选择比较轻的惩罚,代表复仇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交易;听起来,复仇戏码是不是很适合银行员呢?

但我们大概也都认识或听闻过有些人无法衡量(起码就一般人看来)复仇的轻重,这样的人就可能是前额叶皮层出了问题。

复仇之所以会存在,理由前面也稍微提过,但Michael McCullough,Benjamin Tabak,以及Robert Kurzban三位归纳如下:

  • 第一:透过复仇,直接阻止侵犯者再次执行侵犯行为。
  • 第二:间接建立自己所能接受的行为规范,透过公开复仇,展示给其他人知道自己的界线在哪。若有越多人目击或知道自己是被背叛或伤害的受害者时,复仇的动力通常也越强,因为这代表若不复仇,会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可以被欺负的对象,未来被伤害的风险就越高。
  • 第三:也就是守望相助。举例来说,如果你的猿人邻居被花豹攻击,儿子被吃掉了,而你却没有出手救援,那么就等同于你杀了你邻人的儿子一样,那么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避免被报复,你就会选择守望相助,在夜里保持警醒,期望你的邻人在你需要的时候也这样帮助你。

不过或许直接用半泽直树、大和田常务、跟岸川部长在最后一集的互动来想像会更容易。

然而,复仇真的就哪么爽吗?会不会只是我们这些在旁边看戏的人觉得爽而已?不少研究显示复仇并不甜美,而且外人看来的甜美复仇往往是误会。2008年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上,Kevin Carlsmith与其研究团队进行实验,发现复仇者自我回报的复仇后感觉比不复仇者的还差,而且也完全不如观察者–他们想像自己如果是复仇者然后回答–所以为的那样满足。复仇者反而容易陷入负面的情绪。外人总以为复仇之后,会得到满足、解脱、以及「了断」的快感,但其实复仇者会不断反刍他们报复别人所做的行为,结果比那些无法复仇的人心情还差。Carlsmith认为这是因为复仇者反而延长了负面的、不愉快的情感经验,反倒是无法复仇的人,就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也比较快乐。

这研究结果可能起人疑窦,毕竟研究设计的「仇」只是极为微小的仇,跟半泽直树背负的完全不同等级。说真的,大概没有可能有研究可设计出这种等级的仇恨吧。

德国心理学家Mario Gollwitzer 当然也没办法设计出来这种等级的仇恨来研究,不过他替研究加了料。他在最后让复仇者写纸条给被报复的人,然后又设计了两种不同写着不同类型回应的纸条。结果显示,只有当复仇者知道被报复者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被报复,而且被报复者知道是自己自私的行为才导致自己被报复时,报复者才会感到释怀、心情才会比较好;若回传的纸条反而透漏被报复者的自大跟不理解为何自己要被惩罚,报复者即使已经施行报复了,还是会感觉很不爽,非常不爽,甚至比没办法报复的人还不爽。这大家应该也可以想像吧。这应该也是半泽直树对大和田会从加倍奉还增加到百倍奉还的原因。

而且,尽管报复的目的通常是「公平正义」,但被报复者常常认为自己受到了过分的打击,因此又展开下一轮复仇的循环… 纽约州立大学的Arlene Stillwell 在2008年的研究中阐释了这种复仇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心理状态。像是半泽直树里头那么干净俐落,让人心服口服的复仇,其实是很少的,大概是主角威能吧。

最后,不少人认为结局很鸟,虽然我不这么认为,但我的解释是:我们看着半泽直树连续的成功复仇,背侧纹状体上瘾了,当最后结果稍微跟期望不符时,瘾头没被满足。如果真的是恶人就被彻底流放,半泽直树顺利在银行内往上继续爬,那么下一部大概就是大和田或是岸川的儿子/女儿来复仇吧。这想像起来就不太精采啊…

参考资料

National Geographic: Brain Study Shows Why Revenge Is Sweet
APS: The Complicated Psychology of Revenge
Bushman, BJ (2002). Does venting anger feed or extinguish the flame? Catharsis, rumination, distraction, anger, and  aggressive respond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 724–731.
Carlsmith, KM, Wilson, TD, & Gilbert, DT (2008). The paradoxical consequences of reve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 1316–1324.
de Quervain, DJ-F., Fischbacher, U., Treyer, V., Schellhammer, M., Schnyder, U., Buck, A., & Fehr, E. (2004). 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 , 305, 1254–1258.
Gollwitzer, M., Meder, M., & Schmitt, M. (2011). What gives victims satisfaction when they seek reveng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1, 364–374.
Kasier, CR, Vick, SB, & Major, B. (2004).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st-world beliefs  and the desire for revenge after September 11, 2001.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 503–506.
McCullough, ME (2008). Beyond revenge: The evolution of the forgiveness instinct.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McCullough, ME, Kurzban, R., & Tabak, BA (2010). Evolved mechanisms for revenge and forgiveness. In PR
Shaver & M. Mikulincer (Eds.), Understanding and reducing aggression, violence, and their consequences (pp. 221–239).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tillwell, AM, Baumeister, RF, & Del Priori, RE (2008). We're all victims here: Toward a psychology of reveng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0, 253–263.

关于

题图出处:http://www.taaze.tw/static_act/201309/deathpenalty/index.htm

《半泽直树》与复仇的科学 - 科学松鼠会 - 科学松鼠会
话题:



0

推荐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40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这里是科学松鼠会的网站的一个镜像,大家的留言我们可能没办法一一回复,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到科学松鼠会的主站提问:http://songshuhui.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