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作者:Ent

大熊猫应该不需要太多的介绍吧。食肉目熊科,竹子为主食但别的也照吃,分布于陕甘川一带山区,因为栖息地的缩小和碎片化而归入IUCN红名册的“濒危”——

咦,等一下,不是平常都说大熊猫濒危是因为它繁殖力不行吗?难道它不是连生养孩子都不会的活该绝灭的“死胡同”吗?

我们对“熊猫繁殖力差”的印象,几乎肯定是来自以前动物园圈养的熊猫。在上个世纪的圈养环境下,这的确是事实,而且往往伴随很多血淋淋的惨剧。
1936-1945年间有14只大熊猫运出国门,伦敦动物园一地便获得5只,但无一例繁殖成功。1961年第一只圈养环境下大熊猫在北京出生,但因为饲养员没有经验,温度调节不当,数天后便死去。1972年赠与美国的一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性成熟之后又花了五年才首次怀孕,随后十年里产下五只幼体却全部夭折。历史上,熊猫圈养繁殖的"三难"让不知多少饲养员费尽心血。

但是,圈养繁殖力其实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

道金斯讲过一个故事。一次组会上,一个学生抱怨说他养的石蚕无论如何都不肯繁殖。这时下面一个老师说:“你有没有试过把它们的头都拧掉?”

我们不知道这种石蚕是不是真的需要掉脑袋才能繁殖,但这的确是可能的——有多种螳螂和蜘蛛为例。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很多动物我们暂时不知道它们野外如何生存,或者知道了也无法复制野外环境。这时不仅是繁殖,对它的一切行为、甚至是某些生理过程都要存疑。圈养研究自身当然有巨大的价值,但不能代替野外的行为观察,这也正是我们不但需要动物园、也需要野生保护区的原因。

更何况,这些年来国内许多熊猫保护区在人工繁育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05年卧龙保护区的一张合影。16只熊猫幼仔全部为当年出生。]


[12年成都保护区的合影。可能是有几只太小了所以没让抱?]

那么大熊猫在野外的真实繁殖情况又如何呢?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存策略,要比较繁殖力的话不能跨界。熊猫的繁殖力显然不如猫,但你怎么不和大肠杆菌去比呢……因此最佳的比较对象应该是大熊猫的现存最近亲——熊科的其他7个物种。(过去大熊猫曾经单立一科,但现在较多的意见是把它归入熊科。)

我们先用数据说话:

一只典型的雌性熊猫大约在6岁时生头胎。我们不清楚野外熊猫平均每胎几只,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1只出巢。这只出巢的熊猫幼仔的成活率(能够成功活到2岁左右,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大约是70%-90%。只有养大了当前的孩子,母亲才会去怀下一胎,平均每2.2年繁殖一次。综上,到20岁可以养大5-6只后代。


[带着幼仔的熊猫妈妈。]

相比之下,一只加拿大地区的棕熊,8岁生头胎,平均每胎2只,成活率60%,每4年繁殖一次,到了20岁也不过养大5只后代。

当然加拿大对于棕熊来说并不是最好的环境,其它地方的棕熊繁殖力会略高一些。但现在这些残破的栖息地也不是熊猫的最好环境。历史上绝大部分熊猫化石是在当时500-700米的海拔出现的,而现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人类的紧逼,熊猫已经退缩到海拔1500-3000米的区域了。


[现代大熊猫分布图。]

无论如何,从数值来看,熊猫的繁殖力大概算不上“出色”,但和别的熊比起来并不落下风。既然大部分熊在野外过得都不错,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大熊猫濒危和它的繁殖力有关。

可惜用数据思考并非人类的长项,眼见耳闻的行为显然更直观。所以我们还是一一分析下大熊猫的行为特征吧。

·大熊猫发情难、性冷淡?

在过去的圈养条件下,的确如此;但野外不一样。要知道野生的大熊猫雄性平均有9.8平方公里的领地,雌性更是有23.7平方公里。熊猫平时独居、不触犯他人领地,但繁殖期的时候会聚到一起实行群婚制,几只雄性会相互竞争,雄性和雌性都可与多个异性交配,不论平日生活还是恋爱都相当自由。相比之下,圈养大熊猫大多只能生活在狭小的笼子里,许多动物园更是因条件所限只能养一对,能不得抑郁症就不错了,还被逼着包办婚姻,这叫人家怎么产生爱情。野外大熊猫成年后表现出繁殖行为的比例是100%,而到2000年为止圈养大熊猫只有26%,没有可比性。

·大熊猫缺乏性教育和育儿教育?

圈养条件下那是当然。野生的熊猫幼仔8-9个月断奶,但之后依然跟在母亲身边,到了1.5-2.5岁才基本自立(有的到了这时候还赖在母亲身边,虽然生活不依靠母亲了)。相比之下,早期的圈养繁殖追求短平快,往往幼仔6个月就强行断奶、拖出去分居,以免影响母亲下一个发情期。这样的幼仔能学到性教育才怪。

但这件事情背后有个更大的悲剧:圈养母亲自己可能都没有受到过性教育。

八十年代竹子开花时大家一片恐慌,担心熊猫自此绝种。(事实上熊猫吃掉的竹子生物量不过2%,而那一次竹子开花只影响了20%-30%,熊猫依靠夹杂其间的未开花部分能够生存。有影响,但没有那么严重。)于是我们本能地就想去大熊猫的栖息地里“抢救”所谓的“老弱病残”来圈养,而抢救回来的一半以上是未成年个体。

这些未成年个体几乎都是独自待在巢穴里或者树上,我们想当然地以为是被母亲遗弃的。但事实上熊猫经常把幼仔安置在安全的地方,自己出去觅食,遗留期通常在4-8小时不等,但有时甚至可以长达一两天。那时我们对大熊猫的野外习性几乎一无所知,哪里会想到要等这么长时间,遇到的都捉回来了。


[卧龙保护区爬在树上的熊猫幼仔。]

结果自然是这群圈养熊猫中很多个体连繁殖和育儿的知识底子都没有。今天许多圈养熊猫的繁殖行为,某种意义上是饲养员摸索出来之后反过来教给熊猫的。

·大熊猫幼仔发育不良、成活率低?

幼仔个头小是真的,成活率低那是瞎说,上面已经提到了,野外成活率可以达到70%-90%,要知道今天的乍得和阿富汗等国家,人类儿童存活率(5岁之前不夭折)也不过是80%;中世纪的欧洲这个数值更是只有可怕的50%。数据在此,所谓“熊猫妈妈不会养孩子”的说法也不攻自破。当然早期圈养下成活率是真低,不过圈养问题已经说得够多了……

值得说的是为什么幼仔小。其实不止大熊猫,熊科所有物种的幼仔个头都很小,出生时全都不能生活自理。这个现象的主流解释是,熊科在怀孕期往往要面临食物匮乏。

哺乳动物孕期依靠胎盘来提供营养。胎盘并不是让母子的血液相混合,仅仅是二者的毛细血管接触,因此形成了物质运输的屏障。小分子的单糖可以基本自由出入,但是大分子的脂肪酸则几乎不能通过。

如果是人类的孕妇,没有问题。现代人的主食本来就是淀粉类物质。平常情况下的熊是杂食的,也可以应付。但是熊的孕期正值冬天,没有多少食物,主要靠体内储备的脂肪酸氧化供应能量,胎儿无法享受到这个能量来源……剩下的就只有分解自身的蛋白质了,而这是竭泽而渔的行为。

因此,熊科的祖先演化出了一个办法——提前分娩。婴儿一旦出生,营养的重任就从胎盘转移到了乳腺,而乳腺分泌脂肪酸是没有问题的,幼儿也能正常消化吸收。熊科生物原本就没有多少捕食者,而熊妈妈会在胎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放弃其他一切行为、寸步不离抚育胎儿(对于大熊猫而言一般是2-3个星期),所以对生存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至于大熊猫沿用这一策略的原因还不甚清楚,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无论如何,在野外环境下,大熊猫幼仔的成活率依然很高,我想这就够了。

·大熊猫生下双胞胎也只能养活一只?

这大概是事实。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大熊猫平均每胎生1.4只,出现双胞胎时自己多半只能养活1只。野外环境下我们不知道平均一胎生多少,但一只熊猫妈妈带两只幼仔的情况也确实相当罕见。

不过在自然界里,养不活全部后代其实很正常。如果没有人类的干预,母猫自己能养大五分之一的小猫就相当不错了……就算在熊科里,其它的熊也养不起太多的孩子。棕熊的上限也就是2-3只,如果一胎生下4只的话多出来的几乎肯定要死掉。

为什么要这么“浪费”呢?有可能是为了上保险,防止其中一只太早夭折或者流产。有可能是赌博,万一环境条件比较好能养活两只就赚到了。但是对于大熊猫而言,这还有可能是一份凄凉的遗产——也许在人类的扩张影响到熊猫之前,它们本来是可以养活两胎的。

说真的,许多动物都可以嘲笑大熊猫和其它熊科动物生殖力差,哪怕这样的嘲笑是跨区比较、并不公正——但是连人类也来的话就实在是太讽刺了。因为人类自己的繁殖力简直是差到极点——雌性个体要经历十多年才能性成熟,常常不到三十年就绝经。在农业和定居出现之前平均4-5年才能繁殖一胎,大多数情况下每胎都只有一个幼体。现代文明出现之前的幼体死亡率异乎寻常地高,甚至到了成体也不例外。和熊猫平均每年0.46胎的繁殖率、70%以上的幼体成活率、接近95%的成体年生存率相比,我们难道不应该害臊吗?

但我们没有害臊,因为我们其实都明白,生殖力仅仅是生命的无数指标之一。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策略,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有些物种很成功,有些不那么成功,但是我们眼中所见的每一个生命迄今为止都生存了下来,它们都是自然选择的胜利者。我们应当尊敬它们,正如我们尊敬我们自己一样。大熊猫的策略并不以繁殖力见长,但它的生存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可是照此说来,大熊猫濒危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

熊猫三章·一:熊猫濒危是因为繁殖力差吗? - 科学松鼠会 - 科学松鼠会
话题:



0

推荐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40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这里是科学松鼠会的网站的一个镜像,大家的留言我们可能没办法一一回复,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到科学松鼠会的主站提问:http://songshuhui.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