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作者:安婆婆

周五和数学系老师开会。是个年轻的教授,苍白瘦弱,白衬衫皱皱的,见面也不怎么寒暄,话很少的样子。但我一开始提问就发现脑子、嘴、手都不够用了……好多自己一知半解的东西一下子被梳理得畅通起来。我最后问,如果实验数据遇到某种blahblah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呢?教授顿了一秒,说你想问的是不是如果用一个blahblah模型,但其中blahblah不成立,就用blahblah来代替?我真没法形容当时的惊讶,那种五内俱焚……五脏俱全……五雷轰顶……五马分尸……哦,五体投地的感觉。因为这两个东东分属不同的知识体系,一个是西瓜一个是菠萝。实验领域的老师都只讨论西瓜,数据分析的老师都只讨论菠萝,而他突然说,它们都是用同一种分币折好了插出来的形状啊。一瞬间菠萝风西瓜雨都停了,一切变得井然有致,和风煦日,世界散发着一分钱的芳香……

上周三组会的时候H老师也在。H老师是MEG创始人之一,写的软件世界各地都在用。他属于计算机那一型的nerd,平常不怎么修边幅,人和小孩子一样,开会的时候手里还拿了个古董相机,听到无聊处自己在那边玩来玩去。我解释自己的算法,涉及到矩阵乘法和变换,一桌人听得云里雾里的,我也觉得如果不把展开式写下来很难说清楚。H老师放开相机,盯着我只有四个符号的极简式像自言自语似的,“所以这个展开来就是左边一个对角阵的blahblah对应右边一个blahblah乘以一个对角阵,对角的每一项是blah乘以blah?” 我又五内俱焚……五脏俱全……五五五五五了。NND 我推导了一整天啊……他怎么看出来的呀……

于是又想起做fMRI的R老师。他八十好几了,也是当年的领域创始人之一。2010年开会的时候我去接他下飞机,路上还有点发愁跟一个老爷爷要怎么搭讪,结果他上车就开始讲PET(也是一种脑成像技术),说他们从PET一路发展出fMRI的思路。凭我那时的水平还听不懂,但挺高兴他一直说,我就只负责开好了。然后就说到了静息态,默认网络,葡萄糖代谢……哎,我怎么觉得有点听懂了,而且这些跟我现在做课题的思路一点也不一样……当他说到“大脑暗能量”的时候,我兴奋得简直要开沟里去了。时间过得真快,现在默认网络成了我课题的一部分了。

在更遥远的大学时代,有一本叫做分子遗传学的中文教材,据说是经典,老师拿着它讲了一学期,然后期末的题目都从里面出。我敢说全班六十几个同学把那本书全看懂了的不超过五个,而我全然看不懂……和室友在自习室搭伙通宵,两个人把不懂的句子划出来,逐字研究,发现实在没法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理解其含义。没办法,跑到外文阅览室去抢看据说也是经典的Gene7,结果竟然找到了难句对应的英文原文……原文一读就懂了……

这样的中文教材并不罕见。大学里我经常觉得自己是一块孤岛,四周是考试组成的泥潭,教课书是要靠凌波微步才过得去的断桥,科学研究是泥潭尽头一点似有还无的蜃景。当时我很恼怒自己为什么那么笨,什么都学不好;刚出国的时候又发现一下子所有的教科书都看懂了,连动力系统和混沌,甚至计量经济学这种书,居然都是可以理解的,于是又恼怒中文教材不说人话。现在我不恼怒了,我觉得都是有原因的。

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西方的发源地传播到中国是分别进行的,传到时不少学科已经在西方发展了很久,已经是有了固定研究范式的完整体系。当我们继承这个体系时,我们直接继承了那些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过程中被西人摸索和探讨过的、在后人那里显得幼稚可笑的问题不会再被继承者重新探讨。结果这些“中间步骤”不在中国的科学传统中。我们的教材是宣讲式的,因为一切已经定型;它们在激发年轻人的科学热情上还不如科普书,因为全是严格的范式,看不见一个问题从直接而幼稚的雏形到羽翼丰满的发展脉络;所以中国课本也会像网络传输一样“丢包”,因为翻译不善或者改写不善,导致原文教材本来好懂的信息被打乱和遗漏,到我这样资质不够的本科生手里就像天书一样了。

出国读博之后,发现身边遇到的老师们和他们写的教材并不分裂。越被奉为经典的教材越是年年翻新,总有旧理论要修改,不停有新理论被添加。而老师又有他们的老师,身后是一个巨大的代代相传的nerd群体。放眼望去,搞计算的师弟在神经论文里引用五十年代语言哲学的理论,搞猴子实验的师兄拿三十年代的数学文献分析脑电波,六十年代的计量经济学工具影响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这都是一点不奇怪的事。专业知识的相通性让大家即使在酒吧里也可以互相聊聊 nerdy 的话题,谁有天马行空的主意就说出来博大家一笑,不会觉得是在装腔作势,也不会争出个是非对错。

有件事我印象挺深。搬来波城的路上歇脚,和几个大学同学聚到一块儿喝小酒。其中一对儿问起我现在做什么,我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一下,他们觉得挺有意思。回去的路上坐另一个同学的车,他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鄙视:“嗨,xxx和xx就是不会聊天,聊着聊着就拐学术上去了。”于是我们在车里继续八卦谁结婚了谁一年多少万谁又换了部车谁一趟邮轮下来重了多少斤……

我不是说学术和八卦话题就得分出个高下,只是这位同学下意识地把学术归为乏味,让我觉得挺有意思。仔细想想,和我的同胞聊纯科学话题,能聊得尽兴又开怀的几次一只手都能数完。几乎所有人听到我的专业之后,第一反应是“啊?哦……”然后话题就转开了。聊不起来,并不是因为我们都是乏味的人,也不是因为专业做得不好,我想更多是缺少共同的知识背景。我们从本科开始各自进入一套独立完整的体系接受训练,而各个体系的“中间地带”或者说“灰色地带”在传播过程中被丢掉了,导致最后一聊学术,我说的都是苹果,你说的都是菠萝。殊不知当我们意识到分币的存在,说不定就引出一场愉快的交流。

那些锲而不舍去寻找分币的人,在我们的文化里大概都要被归于不食人间烟火一族吧,可我觉得,这就是nerd 的动人之处呢。

nerd 的动人之处 - 科学松鼠会 - 科学松鼠会
 
 
 
 
话题:



0

推荐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40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这里是科学松鼠会的网站的一个镜像,大家的留言我们可能没办法一一回复,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到科学松鼠会的主站提问:http://songshuhui.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