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欢迎收听来自虹巴伦的有声版  收听地址

连载一主播:狸咪阿三

连载二主播:松香        

作者:临渊

嘘!还楞着干什么,难道不知道战争已经开始了吗,就在你,我,还有大家的体内!一支由一大群数不清,看不见,稀奇古怪的坏家伙们组成的“特攻队”,它们中有的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的身体,准备发动新一轮的大进攻;有的已经开战了!而我们的身体也不甘受制,免疫系统正在见招拆招,进行“绝地大反击”呢。

坏家伙“特攻队”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我们进行迎战之际,有必要来一一认识这群坏家伙。它们的总数到底有多少,没有人知道确切数字,只知道比地球上所有的人加起来都要多。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请摊开你的手,我要说的是,就在你的手掌上,至少有100万个细菌正在开狂欢party!而你的口腔中,大约有500种细菌正在开会。

怎么看不见它?问得好!它们太小了,就是放大7万倍,也只有一粒葡萄那么大。

现在让我们认识它们中的一些代表:

病毒

比细菌还要小N倍的病毒,是地球上最小的生命体,也是这场持久战的主力军。它们不等于细菌。病毒会寄生在细菌身上,或者干脆直接挟持其他细胞,强迫它们制造出新的病毒。像伤风、流感、麻疹、腮腺炎等疾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更可怕的是,有些病毒还能在空气中散播,比如,伤风和流感。

细菌

就像鱼儿在大海游一样,细菌也能在我们体内遨游。如果条件合适,它们还会大肆繁殖,一个细菌只要几小时就能繁殖出上百万个细菌。而细菌经常是通过接触感染的,因此,如果你触摸到了腐烂的食物或者粪便之类的,马上彻底地洗手去吧!你的手上肯定沾上了非常危险的细菌。一旦进入了伤口,就可能导致肿胀、疼痛。万一进入了胃或肺,就可能让人患上致命的疾病!当然了,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坏蛋”,有些还是挺善良的,比如,在我们肠道内就住着上百万的细菌,帮助消化食物。

寄生虫

有不少寄生虫往往也会呆在人体内的某些器官中伺机作案,比如鞭毛虫、蛲虫等。

 

上一期节目中说到人体内有各种大小不一的敌人,那么如何对抗他们呢?面对这群看不到的坏家伙,我们的身体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哼!坏家伙们,你们就来吧,谁怕谁啊!我们的《御敌宝典》上有的是对策。

《御敌宝典》第一式:围追堵截

各位器官,各就各位,开始了!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防御组织,你要时刻紧记你的职责,要像一层塑料薄膜一样,把身体和细菌、病毒等牢牢地隔开,保证它们进不去!

耳朵,你要记住,时时刻刻流出耳垢,以方便同时把脏物和细菌清除出去。

眼睛,记住,一遇到微生物的袭击,就马上流出眼泪冲走它们,此外,由于眼泪中含有一种化学溶菌酶,杀死某些细菌可是你的拿手好戏。

鼻子和嘴巴,你们也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最喜欢进攻的地方,要充分做好御敌措施。用鼻腔和肺部的黏液把那些没能及时杀死的微生物困起来,并迅速地吞噬掉。而嘴巴也要保证每天分泌出大约1-1.5升唾液,不仅帮助消化食物,还要保护嘴、舌头和牙齿免受细菌的攻击。

还有胃,由于胃粘膜分泌中的胃液中含有胃酸,不但能帮助人消化食物,还能顺便杀死吞入的细菌,从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

一旦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突破了外层的防御线,攻入体内,侵入了组织,新一级别的较量开始了。即刻启用:

《御敌宝典》第二式: 过滤,杀无赦!

淋巴系统:在我们人体内,除了血管,还有像蜘蛛网一样散布在全身的淋巴管。淋巴管里流通着无色的淋巴液。淋巴结与淋巴管相通,一旦细菌等经过淋巴结时,就会被滤除掉。

抗体:抗体也是由白细胞制造的,当它和某些病毒相结合的时候,就能困住病毒,或者请其他身体细胞帮忙干掉病毒。

巨噬细胞:我们遭受的大多数细菌和病毒感染都由白细胞来对付的。白细胞从骨髓中产生。在白细胞中有种叫巨噬细胞的,它是细胞中个头最大的,能自由游动,一旦发现细菌、病毒侵入,它就能把它吞食掉。

疫苗来个“无间道”:

无间道?大阴谋?人体也玩这一套?没错!这个超级间谍计划的主角就叫做——疫苗,是由医生执行的。医生通过注射细菌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抵御病毒大军的入侵!疫苗中含有比较弱的,或已死的有害细菌。一旦真正的细菌侵入你的体内,它马上会唤起人体免疫系统的记忆,从而很快,有效地发起攻击。
人体的免疫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辛辛苦苦地打仗,保护着我们。我们怎么能不帮忙呢?

最后给大家一些保持健康的小提示

1.要勤洗手啊,同志们!有人可能会说这是老一套,但医学专家们不是不厌其烦地一再强调:洗手是预防流感(包括抗击甲型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正确方法是:触摸了物体或与他人握手后,要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最好用龙头冲洗。2.打喷嚏或咳嗽时,要遮住你的鼻子和嘴巴,如果实在找不到水,那就消毒湿巾纸擦手。3.不要勤挖耳朵和鼻屎。4.不要吸吮手指。

本栏目由科学松鼠会与虹巴伦童趣科学网站共建

虹巴伦,由一个松鼠创办,可以听的少儿科普网站,一直在努力提供快乐的科学体验。虹巴伦已经实现了高度的内容有声化,除了提高科学的亲和力以外,还负责提供一个视障人士的科学世界。

虹巴伦::带你到童趣科学的天空 

虹巴伦视障人士版 

iTunes订阅地址:

[少儿科普]人体开展“反击战” - 科学松鼠会 - 科学松鼠会
话题:



0

推荐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4010篇文章 6年前更新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