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刚装修完的新家算得上是人生一大喜事,不过到处在说的“装修甲醛污染”让人心头一紧。怎么办呢?各种支招:买几大包竹炭放在屋里,据说这东西不仅可以吸附异味,对看不见的甲醛还有特效;在屋里种几盆绿色植物,特别是吊兰,吸收甲醛的能力那叫一个强。竹炭、绿色植物?靠它们来除甲醛,能有效吗?
竹炭 Vs. 甲醛:吸附不是吸收
有些广告中声称,竹炭对甲醛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宣称有实验佐证。可是这些实验条件不能不让人生疑,他们是把竹炭置于近乎饱和的甲醛蒸汽中,每克竹炭高达68毫克的甲醛吸附量就是在这个状态下测得的,这样的环境,随便扔进一块木头也能熏成甲醛味的。关键问题是竹炭能不能锁住这些甲醛,实验结果令人失望。一旦把这些饱吸了甲醛的竹炭放到没有甲醛污染的空房间里,上面的甲醛会迅速释放,3个小时内每克竹炭中的甲醛含量就能下降到了34毫克,1天后就下降到1.6毫克——除污产品一下子变成了污染源。[1]
既然这些植物具备吸收甲醛的能力,那用它们来净化家中的甲醛是否可靠呢?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含有甲醛的居室,测定了一些常见的室内盆栽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处理能力。从实验得到的吸收效率来看,植物处理甲醛的能力还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一般居室内的甲醛浓度。[2][3] 举例来说,目前被广泛推崇的吊兰处理甲醛的平均速度是1平方米大的叶片每小时处理0.15毫克的甲醛。[2] 实际上,通常一株的吊兰的叶面积不足0.1平方米。也就说,一棵吊兰1天之内能处理的甲醛总量只有0.36毫克。如果100平米,层高3米的居室内,甲醛浓度是0.5毫克/立方米的话,总共有150毫克甲醛,要降到安全标准(0.1毫克/立方米)[4] 就需要至少清除120毫克甲醛。那这棵吊兰要辛辛苦苦工作333天。当然,这还不算上从装饰材料里新挥发出来的甲醛。其他有吸收甲醛能力的植物,有的吸收速率比吊兰稍高,有的叶面面积稍大,但都不会带来明显的改善,实际的处理作用还是相当有限。此外,吸收实验的数据是在相对较小的空间里取得的。也就是说,甲醛还不能在空间随便飘荡,要时刻围绕在植物旁边才能被有效清除。形象的来说,植物不是吸尘器,而是愿者上钩的渔网。竹炭、绿植都不够好,那我们能怎么办呢?在有关通风对甲醛浓度影响的实验中,给予居室强制通风3个月后,室内的甲醛浓度就会由最初的0.248毫克/立方米降至0.071毫克/立方米,降幅达到了75%。[5] 看来开窗通风才是清除甲醛的最便捷有效的手段。结论:方法部分可行,但效果欠佳。 以竹炭为代表的活性炭物质对甲醛只是吸附不是吸收,这种吸附的不牢固性使得甲醛还可能被释放出来,效果难以保证。吊兰等植物虽然有一定的吸收甲醛的能力,但是其吸收甲醛的量很有限,想有效降低室内的甲醛含量,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虽然这两种方法没有什么坏处,但不要对它们的作用抱以过高的期望。在选择低甲醛含量的装饰材料的基础上,保证居室通风是减少甲醛污染的有效途径。还是多开窗通风吧!参考资料:[1] 杨磊等,2005,竹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第25卷第1期
[2] (1, 2) 黄爱葵等,2008,四种室内盆栽植物对高浓度苯和甲醛的吸收特性。环境与健康杂志年,第25卷,第l2期,1078-0190.
[3] a)周晓晶等,2006,13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对甲醛净化效果。中国农业通报,第22卷第l2期,229-231. b)曹 辉,2008,植物对甲醛的净化作用的研究。北方园艺2008(6):150~15. c)植俊宁等,2010,利用盆栽植物来净化室内新地板所释放甲醛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96—19.
[4]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5] 史燕萍等,2005,强制通风对室内甲醛浓度的影响。环境与健康杂志。第22卷,第6期,472. 本文已发表于 果壳网 谣言粉碎机主题站 《除甲醛,竹炭绿植不给力》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