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北美洲南部及中美洲的两岸住着两种不同的铁针螺(蜗牛喇叭,属名为Cerithideopsis角螺,Cerithideopsis californica),住在大西洋岸的称为大西洋铁针螺(大西洋角螺,C. pliculosa)(2)。

这两种铁针螺原本是同种的生物,但在3百万年前中美洲地峡升起后,因為地理环境的隔绝,使得地峡两岸的铁针螺各自演化,最后成了两种。

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虽然地峡将牠们分开,但在这三百万年间,两种铁针螺之间仍有基因的交换;到底这是如何达成的呢?

由於铁针螺的外壳又厚又硬,研究团队提出一个说法:在地峡两岸同时出没的海鸟,在无意中担任了这个交流大使的任务。

 

怎么说呢?原来当海鸟把铁针螺吞下去的时候,有些在海鸟的消化道中存活了下来;这些没有被消化掉的铁针螺,当海鸟飞到地峡的另一岸时,随著海鸟的粪便排出去,见到了牠几十万、几百万年前的表亲,然后基因的交换就这样发生了!

 

记得小时候看过的木偶奇遇记吗?小木偶到了鲸鱼肚子裡见到了他的义父,原来可以在动物的肠子裡生存的生物不只有小木偶和他的义父,铁针螺也是其中的一员啊!

 

 

参考资料:

1。北门滨海常见产食用贝类

2。Science Now. 2011/9/13. Did Flying Snails Cross Mexico?

 


本文來自PanSci泛科学网,作者为 葉 綠舒

飞天蜗牛的奇幻旅程 - 科学松鼠会 - 科学松鼠会飞天蜗牛的奇幻旅程 - 科学松鼠会 - 科学松鼠会
想分享科技新鲜事,跟大伙儿谈论热点话题背后的科学?却懒得写长文章,或不知怎么参与?现在可以编译短文或写原创小文章,投稿给资讯频道,与大家共享信息。  详情 <<
话题:



0

推荐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4010篇文章 6年前更新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