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0.618(作者为果壳网“心事鉴定组”编辑) 

为什么科学写作?

“这么好玩/有用/基础的东西,你怎么能不知道呢?”王道还老师的答案说出了我的心声。

每个专业都难免被外行误解(http://www.douban.com/online/10698941/),而心理学格外严重。我们通常理解的“心理学”并不是科学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而心理学的研究本身也是充满魅力的,大家怎么能不知道呢?

既然大家不知道,那么我来讲给你们听——就这样从学校的校报讲到了科学松鼠会,打死我也想不到,现在居然成了果壳网的科技编辑。

我能从一个科学写手到一个菜鸟编辑,这个故事充分说明,科学写作并不像科学研究那样需要特别深厚的科学背景,也不像文学写作那样需要可以生花的妙笔。还是王道还老师说的:“科学作家从事的是‘翻译’工作,把科学研究翻译成普通的语言。”翻译家不一定必须是某种语言的作家,当然,如果恰好是了,会有加分。科学写作也一样,不一定是科学家和作家才行,甚至不必是理科生。

但是!这绝不表示科学写作是一件门槛很低、很容易的事情。科学家很多,但是能写出好看的科普文的却不多;文科生很多,但是找到一个拇姬却是不容易的事。

凭什么我写的东西你就要看?凭什么我认为“你怎么能不知道”,你就要听我“好为人师”的大道理?

因为你知道“不看是你的损失”。得让你也有一种“我怎么能不知道?!”的感觉。那么,就不能太高深,否则容易“知无力”,也不能太无聊,否则容易“知疲劳”。

对于擅长的领域,自己很容易感到“简单有趣”,但是让别人也有同样的感受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人人都有“自我透明感”,也就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常识,不言自明,所有人都该懂。比如你在脑子里哼一首歌,用手指打节拍,让旁边人猜你想的是什么歌。你一定会发现别人比你想的“笨多了”。

不过我更常犯的问题是:半瓶子醋。由于自己本身对问题一知半解,写出的东西也自然莫名其妙匪夷所思不知所云。科学写作和文学创作不同,本故事不能虚构,所有的结论都必须是有据可查的。心理学就更是这样了,大众媒体中存在太多“伪心理学”,我们更得严格把关,跟他们划清界限。

把深奥的问题简单化,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有一定之规的。简单说就是:降低认知难度。把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变成常见的(《伊甸园之河》中,就把看不见的“基因的流传”,比喻成“河流”)。因为没有难题,只有抽象题。http://www.guokr.com/article/1340/ 要想写得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对问题没有一个大彻大悟是不可能的。

作为一个“半瓶醋”科学写手,到现在我还在为包括这一篇在内的每一篇文章伤脑筋。伤脑筋的程度并没有随着写作量的增长而减少,反而好像增加了。一方面因为对自己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文章总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怎样才能写好,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问题。 

写了这么多,但是我知道这些对任何人的科学写作都不会有太大帮助,除了因为我有自知之明,还因为成长的血泪史告诉我:不练,一切都白搭。“练”,也不是容易事儿。好不容易有了写作的冲动,洋洋洒洒码了几千字,交给编辑,又被批得漫山遍野一片红。这时候如果能忍着恶心对比一下自己的原先拙作,就能够看出差距。虽然挺麻烦,但是顶住,改上n轮×n篇,一定会有飞跃的。当了编辑才深切体会,改别人的烂稿子比自己写还痛苦,巴不得把每个作者都培养成为熟练的作家呢。

说来说去,其实科学写作最重要的也就两个字:热情。有了热情,科学知识会有的,写作冲动会有的,不厌其烦改文章的耐心也会有的。但,热情也是最稀缺的。经常有朋友问我,怎么才能加入松鼠会?虽然我会耐心地给他一个“入会指南”的网址,但当我听到这个问题时,就已经不对他能入会报以任何希望,因为怎样的“不热情”才能让他对现成的答案视而不见,问出这样的问题呢?

[特别专题]科学写作,一件困难的容易事 - 科学松鼠会 - 科学松鼠会

[特别专题]科学写作,一件困难的容易事 - 科学松鼠会 - 科学松鼠会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话题:



0

推荐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40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这里是科学松鼠会的网站的一个镜像,大家的留言我们可能没办法一一回复,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到科学松鼠会的主站提问:http://songshuhui.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