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很清楚,我比父亲聪明得多。”

——汤玛斯·沃森,1892

自学成才的奥地利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使用机械化的工具,例如机械计算机和制表机。这些机器使用打孔卡片来输入数据,效率比人工要高得多,而且不易出错。偶然的机会让一个小办事员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世界也因此变得不同。

古斯塔夫·陶舍克,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出生于奥地利。他的前半生风平浪静,按部就班地读书、上学,直到成为了一名银行的办事员,并且看起来可以这样安稳地过完下半生;但是一张错误的支票改变了一切。


(中间那位就是我们的主角)

陶舍克的工作是检查支票是否合法,以及是否缺乏必要的签名。大概是在1926年或1927年,他发现一张来自帕沃斯会计公司的支票缺了一个签名。在他去帕沃斯公司办公室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了机械式制表机。

我无法想象当时他当时受到的冲击,但是一定相当震撼——因为他把之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都花在了和制表机相关的领域上,直到生命的尽头。他请帕沃斯公司的工作人员为他讲解制表机的结构和原理,在听说这样一台机器要卖一万五千到两万美元的时候,他下定了决心。这东西应该可以更便宜。

这个想法点燃了他的热情。他前往美国、英国和德国的专利局,复制了所有和制表机有关的专利,深入研究了一遍,然后开始申请大量的专利:在之后十七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一共拥有了超过200项专利,从改进的制表机到能够模仿手写笔迹的机器,从能够自动识别字符的识别系统——没错,就是OCR,光学字符识别——到世界上第一部可用于计算的磁存储器,磁鼓。

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些革命性的发明大都是在1928到1932年之间诞生的。他像是将前半生的精力都在这几年里燃烧了出来,燃出一道灿烂夺目的轨迹。

最先注意到陶舍克的发明的,是德国的莱茵金属公司,德国的老牌国防企业。他们邀请陶舍克去为他们工作,还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专门生产改进的制表机。而几乎是在同时,陶舍克也被另一个传奇人物看中。

争夺开始了。当时的人们都不会想到,这次争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传奇诞生

让我们把时间向前拨一点。1896年,根据查尔斯·巴贝奇的理论,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尔瑞斯建立了“制表机公司”,但是经营得并不好。1911年,连同制表机公司在内的三家企业合并成“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简称CTR公司;1914年,40岁的失业推销员汤玛斯·沃森成了这家小企业的经理,当时这家公司已经陷入破产的边缘。

那一年沃森过的并不大好。他刚刚被全美现金出纳机公司(NCR公司)开除,也刚刚有了个儿子。他曾经是NCR公司最好的销售员,却不得不在40岁的时候从头开始。而CTR公司只是个生产磅秤和天平的小企业,制表机只是很不起眼的一支业务。但是沃森刚好擅长这个。

经过十年经营,CTR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高达两千万美元以上。1924年,沃森兴奋地对儿子说:“我给公司改了个很好的名字,叫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当时这个名字并非名副其实,他们的主要业务依然是制表机、自动切肉机和磅秤等等;父子两人也许都不会想到,在CTR公司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年营收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蓝色巨人IBM的名字,早已响遍世界。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IBM大力拓展制表机业务的时候。德国分公司也注意到陶舍克的发明,为此沃森专门去见了一次陶舍克。他们在陶舍克的家里谈判了一个星期,一项新合作计划诞生:陶舍克将为IBM工作五年,IBM将会买下陶舍克的所有发明和莱茵金属的子公司。

在那五年里,陶舍克一共卖给了IBM 169项专利;也就是在为IBM工作的1932年,他发明了磁鼓。

磁鼓的原理和留声机相似,不过使用的介质不同。磁鼓的表面有一层铁磁性物质,一个读写头在上面读出数据或者写入数据,方式和磁带很相像。它有多个轨道,每个轨道上都有一个悬浮的读写头;这有点像是把磁带一圈圈粘在一个铁柱子上一样。

不过不同的是,磁带是一种线性的存储介质,只能按照固定顺序读取或者写入,而磁鼓不是。磁鼓的旋转速度在每分钟12500转左右,读写头不移动,只是等待着存储区域的到来;这种方式让它比磁带的速度快得多也灵活得多。每只磁鼓存储的数据量都可以不同,完全取决于大小;但是无论如何,今天看来它的容量都相当有限,只有区区几K而已。


但是这项发明有点过于超前。IBM依然选择使用纸卡,可能是因为大批量换用磁鼓需要太高的代价,而纸卡的效率并不算低下:当时的制表机,已经能够每分钟处理100张卡片。磁鼓的图纸,就这样被埋在了档案室里。

金子总会发光。从50年代起,尘封了二十年的磁鼓终于成了计算机的标准存储设备,甚至在今天的一些类UNIX操作系统中,默认的交换文件还是/dev/drum。

这时,磁鼓的发明者陶舍克早已去世了。传说在和IBM的合同到期后,德国政府征召他设计新型高射速连发武器,但是这个传言并未被证实。我们知道的只是,1945年,陶舍克病逝于瑞士苏黎世的一家医院里,享年仅46岁。

他去世那天,是情人节。

本系列前文可见《记忆传承,信息永生》系列

记忆传承,信息永生(八) - 科学松鼠会 - 科学松鼠会

记忆传承,信息永生(八) - 科学松鼠会 - 科学松鼠会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话题:



0

推荐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40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这里是科学松鼠会的网站的一个镜像,大家的留言我们可能没办法一一回复,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到科学松鼠会的主站提问:http://songshuhui.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