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我所知道的最重要的事 —— 蓝色小药丸

Marvin P 发表于 2011-03-15 07:10

当《骇客帝国》里的尼奥面对陌生人伸手递过来的蓝红两种药丸时,他需要在“无知着幸福”和“清醒着痛苦”之间二选一。这个镜头已经成了不少同学在面对重大人生抉择时将自己代入的场景,一边后仰下腰一边思考我该吃红色的还是蓝色药丸的呢?其实在(据说是)现实生活中,毫无戒心地吃下陌生人递过来的药丸的话,不管是红色还是蓝色,多半都会即刻昏迷倒地,三天后醒来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衣服被人扒了腰间还被偷了一个肾吧。尼奥选择了能给他事实真相的红药丸,于是他惊恐地在培养槽中醒来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衣服被人扒了背后还插了根管子……如果尼奥当时选择了蓝药丸,他会不会一直幸福地傻乐下去?就像母体的特工赛弗那样,哪怕明知牛排是虚幻的,也能吃得老怀甚慰?

有可能。于2010年12月底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 One)上的一篇论文提出,在某些病症的治疗过程中,即便病人明知自己服用的是安慰剂,其症状也会得到改善,效果要好过完全不吃药的对照组。在这项由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做的调查中,80名肠易激综合征(IBS)病人被分为两组,一组不吃药做对照,一组吃没有药理作用的小糖丸儿,这些糖丸儿直爽地标明了“我是安慰剂”,周身散发着一种很诚实的浩然正气。如此治疗三周后,在吃安慰剂的患者中,有59%的都觉得症状得到了改善,而在没药吃的患者中,症状得到改善的比例只有35%。产生这个差异的机理不明,但是这现象本身能缓解不少医生在想要使用安慰剂,却又考虑到病人知情权时产生的“说还是不说”那种内心挣扎,反正明说了也有效,那就直说咯。但也要注意应用范围,与双盲试验那种尽量摈除主观影响的实验不同的是,这里靠的就是病人知情后的主观态度。要不是这项研究出自有信誉的学术机构且有严谨的数据支持,单从结论来看实在很像那类鼓吹内心力量战胜一切,只要豪迈地相信自己是超级赛亚人就能身体健康不便秘的另类疗法,搞不好甚至会导致多少江湖老军医从此只给病人发些包装都不换的M&M和全书内容都是““我爱跑步身体好好!正能量biubiu~biu~”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或者说,他们其实一直都在发小糖丸儿?)需要指出的是,“肠易激综合征”本身是一种易受精神因素影响的疾病,所以主观因素很重要,而且其通常是慢性的,并不直接危及生命;如果是急性心肌梗塞那类疾病就别拿包糖豆哄人了,主观能动性再高也没用,实验结果只会是“安慰剂组和对照组的效果一样:病人全部都死了。”

其实药物导致“病人死掉了”也并不一定就决定了某药品不能上市——某种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的药品就有“在年龄较大的用药者中偶尔会导致死亡”这个效果——只要雇上足够多的律师来斟酌措辞,“病人死掉了”尽可以归在“副作用”里,用微小字体打印在谁都不会去看的说明书角落。在去年出版的《副作用:死亡》一书中,在跨国制药集团工作,在药品市场推广和营销界浸淫多年的作者John Virapen就详细叙述了大型制药公司是如何高调宣传特定药效而故意忽略副作用,以及如何贿赂相关医师以获取有倾向性的评定的。我们很容易忘记,药品说明书上列出的每条副作用,其后都可能奠着某位的墓碑,因此服药前不仔细阅读实在对人对己都不够尊重。而且对于心理阴暗趣味低级的人来说,有些副作用实在很赞,只要想到这些作用曾经很FML地发生在某个人身上时,就会顿觉自己的生活像超级赛亚人一样美好:某种减肥药会导致用药者放屁带出油,此药品的官方建议:“不要穿浅色裤子”;某种男性壮阳药能导致使用者不能分辨蓝色和绿色,如果约会对象正穿着蓝衣服躺在绿床单上就会突然变成隐身人只剩颗头在滚动;某抗抑郁剂会导致服药者尿液变绿,某降血压剂让尿液一碰漂白粉就变黑,某肌肉放松剂让尿变蓝,把这群人凑一块跑圈儿,辅以可能导致尿失禁的抗高血压药品,完了地上就是杰克·波洛克风格的奥运五环旗;与这些副作用相比,还是口含糖丸儿,心怀无坚不摧的信念去跑步比较安全健康。

(说明:强度过高的跑步运动在年龄较大的跑步者中偶尔会导致死亡)

本文已发表于《时尚先生》

 

话题:



0

推荐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40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这里是科学松鼠会的网站的一个镜像,大家的留言我们可能没办法一一回复,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到科学松鼠会的主站提问:http://songshuhui.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