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你是不是也经常一边走路一边思考?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一段路是怎么走过的?这种无意识的现象又是怎么形成的?本期Dr.You尝试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以下请看松鼠悠扬的号外!

——————-我是号外的分割线——————-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这个世界做着各种交互活动。这次一路想着其他事情的Dr.Who在经过整条街道到达目的地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记不起一路是怎么让行人怎么等红绿灯的了。这是因为其熟悉的任务在自动加工的情况下,占用的注意资源较少,因为其大部分的注意忙着去开小差了,而记忆却要求有注意的参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Dr. who没有记得他是如何过来的。详细说说吧:

我们加工信息时大体上都是有着如下步骤:

刺激→感知→信息处理→做出反应→记忆

↑    ↓    ↓

反馈←←←←←←←←

也就是说,Dr.Who同学在开车走神时,应当是这个过程,1,前方有个身影路过;2,Dr.Who看到这个人路过;3,决定拐弯而不是压过去;4,打方向盘;5,安全通过继续开车走神。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模型,叫做“平行分部加工理论”,具体如下:1,许多的认知过程是基于平行操作的;2,作为特定认知行为基础的神经活动典型的分布在一个相对广泛的大脑皮层区域,而不是限制在一个单一的,像针尖一样大小的的部位,这些神经活动部位叫节点。节点是相互联系的;3,当一个节点达到一个关键的激活水平时,他能够影响另一个与之相连的节点,可能激活它,也可能抑制它;4,当两个节点达到一个关键的激活水平时,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加强,这样学习被定义为联系的加强;5,若是信息不完全或有误,仍然可以完成大多数的认知过程。

好了,现在我们会过头去看看,Dr.Who在开车时虽然开了小差,不过他并没有睡着,也就是说他还是可以接收到路途中的事物的刺激。只是他同时做着两件事,既在开车,也在走神。

我们在进行任何有意识的活动时,都需要注意力。什么是注意呢?心理学家一直都在为如何定义注意是什么而纠结。因为它还缺乏一个所有心理学家公认的定义。注意并不是一个专一的概念,它包含的东西有些多,在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含义。为了便于描述,主要使用各种隐喻来进行描述的,比如我们熟悉的什么过滤器隐喻、聚光灯隐喻等等。

我的理解是:注意是可以在进行某项活动时被分配的有限的心理资源。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个超线程的处理器,许多的认知过程是可以平行操作同时进行的。而我们的大脑同时处理来自于外界的大量信息显然是不够的,若要全部处理,费时费力。而我们的大脑又无法像IT行业那样,遵守“摩尔定律”,所以更好的办法是对我们接收到的信息经行先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再看看那些对于我们是否重要,把注意更多的分配到上面去。那注意是怎样分配的呢?

这里要提及一个“过滤器隐喻”: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接受到这个世界一部分的刺激,那些刺激数量庞大,所以我们只好先对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初步处理。这一部分被接收到的信息被我们注意到,但是这时的注意是低下的,之后我们会对其进行简单的判断,选出其中的一部分会对我们产生意义的刺激信息,做进一步的处理。剩下没被处理的,则是衰退或者被抑制。

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处理了。这一步,依旧需要注意。注意有两个水平,一个是注意的分散状态,一个是集中的状态。分散状态下,注意的范围较广但不详细,集中的状态则详细可视范围相应集中。所以,我们把前者获得的信息叫做非注意信息,后者叫注意信息。

我们发现,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我们会分配更多的注意,以便于处理;而对于那些熟悉的事物,我们则可以减少对于他们的注意资源的分配。因为我们的经验可以大致的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情况,对于其的关注不用一直持续。

感知过后,就是对信息处理结果做出加工与反应了。我们常有过这样的事,在写东西的时候同时听着耳机,还吃着零食,并且和可爱的姑娘煲着电话粥。或者如Dr.Who一样,一边开车一边想着某位姑娘…… 不过,有时候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比如参加考试时。这是因为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可以分为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两个层次。前者用于容易的熟练的项目,因为这种加工水平相对较容易,所需的注意资源较少,能接受非注意信息,可以多项平行处理。后者则用于困难的与不熟悉的项目,是系列的,一次只可以处理一件事物,无法同时处理非注意信息的特征,其需要的注意资源较多。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如果Dr.Who在开车时脑子里想着另一次开车的经验,那他出事故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为在自动加工水平上,我们对那些熟练的简单的加工活动可以依靠它们突出孤立的特征来彼此区分,而不会搞混,但是要是它们过于相似,则会使各项活动互相干扰,而降低效率或者导致问题。

好了,现在进行一下关于记忆的讨论。记忆也是需要注意的参与的。我们只可以记得我们注意了的事物。在心理学上,我们习惯于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者关系是:外部的刺激输入,首先感觉登记为感觉记忆,其次其中一部分记忆从感觉登记中丢失,剩下的进入短时存储成为短时记忆,再往后从短时存储中游又丢失一部分,之后剩下的则被录入长时存储变成长时记忆。其中,衰退最快的是感觉记忆,其次是短时记忆,大概有30秒左右。长时记忆保持时间相对永久,存储的也多为有意义的信息。

其实在只有很少注意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完成对刺激的加工。但其记忆大多为感觉记忆或短时记忆,若是要将其变为长时记忆,还是要通过注意的更多参与,使其得到重复或变得有意义。所以,当时的Dr. Who再把大量的注意资源用在了开小差上,其他的事都是在很少的注意下接受到并被处理了。

此外,记忆还可以分为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比如说出你刚才经过了几个路口。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比如在经过一个路口时左转,却实在想不起左转的原因是因为那条路上你当年右拐时被狗狗追过。而开车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内隐记忆,被称为“程序性记忆”。当我们经过无数次的联系之后,开车的程序已经不必经过有意识的回忆就可以自动完成了。Dr. Who也许是因为那条路常走,加上当时主要忙着走神了,于是在开车的时候,就如同过去的每一次一样,在内隐记忆的引导下开了过去。而由于没有太多外显记忆的参与,开车的过程本身反而记忆的不深刻了。

参考书目:

1《认知心理学》张亚旭,周晓林编著

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1日

话题:



0

推荐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40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这里是科学松鼠会的网站的一个镜像,大家的留言我们可能没办法一一回复,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到科学松鼠会的主站提问:http://songshuhui.net/

文章